标签:
太阳花绘本馆暑假班苛求完美竞争心理悦纳无条件接受育儿 |
分类: 教学手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
我闻声过去,见朵朵满脸都是泪,问道:“什么事情?”
这时,朵朵说:“ 陈老师弄我!”
老师“欺负”学生,这可有点稀奇。我赶紧问了陈老师和其他的老师。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所有的孩子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的拼搭水泥车,不会的地方请老师再教一下,陈老师也是忙得分身无术。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朵朵在拼装水泥车的时候可能组装不上,于是对陈老师说:“老师,我做不好了,你帮我做一下吧!”
陈老师拒绝了她的请求,对她说:“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做,你不会的地方老师可以教你。”
“别的小朋友都做好了,你帮我做!”她还是恳求着老师。
陈老师还是坚持让她自己完成,朵朵就大声哭了起来,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我本不想参与这件事情的,但是,朵朵的哭声非常响亮,大有不依不饶的趋势。
见我过去,她马上对我说:“陈老师弄我,陈老师弄我!”眼泪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往下流。
当我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我想首先要稳定她的情绪,然后才可能与她讲道理。
我对她说:“先别哭了,这样哭下去,眼睛都哭肿了。”但是,朵朵依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我把她拉到洗手间:“你这样哭,别的小朋友会怎么想?而且你自己的眼睛也哭肿了,有什么好处?有事情好好说!”
我先帮朵朵擦干眼泪,又认真的听朵朵把事情描述了一遍。
然后,我试图让朵朵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对她说:“陈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照顾这么多的孩子,可能一时关注不到你也是有的,你也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想想问题。”
谁知,我刚说了这句话,朵朵就大叫:“陈老师就是弄我,他欺负我,我要回家了,让我妈妈来接我!”
我一听,当时也觉得这孩子的气太大了,就因为老师没有帮助她,她甚至能够“污蔑”老师欺负她。虽然,之前,朵朵与其他小朋友出现冲突的时候,情绪也异常激烈。但是这次,因为这点点小事就要求妈妈来接了,情绪之大让我备感震惊。
我思考着如何对待朵朵的不良情绪。
我知道,朵朵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孩子,她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自己比不过人家,她就会针锋相对,要与人较较劲。虽然,竞争意识是每个孩子需要的,但是,朵朵的竞争意识似乎有点过了。如果不允许其他人超越自己,这无疑会让孩子的心理很有压力。上面出现的情况,就是因为朵朵发现自己的作品“比”不过人家了,急切的心理让她一味追求老师的全盘帮助,当老师不愿意提供帮助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于是大喊“陈老师弄我”。
而朵朵的情绪之大,可能是因为家里刚刚添了一个小妹妹,同胞争夺父母之爱的家庭环境让朵朵在面对竞争时,经常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
我对朵朵说:“这样吧,你先不要哭了,也不要大声地叫,一个女孩子又哭大叫,就不是一个淑女了!”
我接着说:“你先调整一下自己,然后,我们再去看看怎么做水泥车,如果还不会做,等会我们再请陈老师来教一遍?”
还没等我说完,朵朵又说:“不要,我要回家了,叫我妈妈来接我!”
我见朵朵完全沉浸在不愿意再学一遍,挑战自己,而是急于逃避着要回家。于是,我对她说:“你想让你妈妈现在来接你,你以为你妈妈整天闲着吗?”
朵朵说:“她反正在家里呆着,也没有什么事情!”
我说:“那照顾你的妹妹不是事情吗?你的妹妹现在还这么小,什么都不会自己做。你妈妈已经把你养得这么大了。而且,你妈妈刚生完妹妹没多久,身体也没有完全恢复,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也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朵朵看看我,依然说:“我就是要回家了,叫我妈妈来接我!”但是,声音明显小了点。
我知道,朵朵有点听进去了,但是她依然放不下面子。
我又对她说:“好。如果我真的叫你妈妈来接你了。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在这个暑假班里退却了。你以后还要不要再来这里上课?”
朵朵小声地说:“不来了!”
“好,”我对她说,“你现在说得好好的,你想想看,其他小朋友会怎么看你?你原来在小朋友的心中形象很好的,很优秀很努力的一个孩子,现在,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朵朵不吭声了。
我见她有些动摇了,就给她个台阶下:“这样吧,现在,你先去吃饭,一会儿,我陪你去睡觉。睡完觉,如果你还想回家,我就叫你妈妈来接你。现在叫你妈妈来接,妈妈看到你这样,肯定也会批评你的。”
朵朵同意了。
吃完饭,朵朵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睡觉。我特意帮她盖了毯子,轻轻地对她说:“眼睛还有点肿肿的,快睡觉。”
午睡后,我特意来到朵朵前,轻轻问她:“朵朵,现在还要不要叫妈妈来接你?”
朵朵不好意思地回答:“不用了。”
然后,她高高兴兴下楼去玩了。
总结:
朵朵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小女孩,在暑假班中,不管做什么事情,她都非常认真,听课的时候也很认真,但是,我们也发现,朵朵有时候做事情的效率不太高,比如,搭雪花片,她总是搭得比较慢,最后发现人家已经搭好了,就会产生急切的心理。再比如,在绘画课上,朵朵每次都是最晚出来的一个。朵朵有追求完美的心理,这原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过分 追究完美,其实是累了自己。因为,当她发现自己不完美的时候,由于急切地想达到目标,就会出现说瞎话、污蔑他人的情况。
我们得让孩子明白,一个人不可能做得很完美,如果苛求完美,他就会活得很累。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超越我们的时候,不妨坦然接受。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悦纳”,也可以叫无条件接受。即,悦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无条件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