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拒绝回避学习成绩勇敢面对解决问题亲子关系融洽隔阂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悟:观念决定行动 |
“妈妈,我想暑假去海南的阿姨家玩玩。”女儿又来恳求妈妈了。
之前,女儿已经跟妈妈说过三次了,但是,妈妈不同意女儿去。妈妈认为,13岁的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一是自己不放心,二是会打扰妹妹和她的家人。但是,妈妈并没有跟女儿说自己的忧虑。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去海南得好多钱。妈妈没那么多钱。”妈妈又开始推脱。
“我坐火车去,我不会花很多钱的。妈妈……”
“你就知道花钱,就知道出去玩,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呀?”妈妈突然想到一个打击女儿的好办法,“你瞧瞧你这次考试的成绩,要是让你爸知道非好好教训你不可,还敢提去海南玩?”
“妈妈,你不是说考进前10名就让我去吗?”
“那你不看看你的分数,怎么比上次要低呀?”
“那是因为这次考试难度大,所有的人分数都要比上次低。”
“你又骗我了,我问过你们老师了,第一名的玲玲依然是一个100,一个98。”
“那谁知道她那么厉害……”
“那你为什么不能那么厉害?你就知道玩,就知道花钱,怎么不学学她。哪天你把学习成绩搞好了,像玲玲那样了,再提去海南的事。”妈妈板着脸说。
“妈妈……”
“不要再说了,学习去吧!”
最后,女儿忿忿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习惯,当孩子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时,诸如别人怎样怎样,自己想要什么等等,父母们就会把话题转移到孩子的学习上,试图让孩子想想自己的学习并不好,没有资格谈论他人或者要求什么。但是,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
许多孩子会因此产生这样的想法:“在父母眼里,除了学习没有什么好谈的。”“父母们想要逃避问题时,总拿我的学习做借口。”“他们总是故意忽视我的需求,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一旦孩子产生这些想法,矛盾和冲突就有可能产生。
实际上,父母如果不想同意孩子某些要求,或者认为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只要明白地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担忧和想法时,孩子就不会再沮丧地想像父母不关心自己,也不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来影响亲子关系。
如果案例中的妈妈换一种处理方式,结果会怎样呢?
“妈妈,我想暑假去海南的阿姨家玩玩。”女儿又来恳求妈妈了。
“妈妈知道你的心思,想一个人出趟远门,既能长见识,又能锻炼自己的胆量,是不是?”
“是的,妈妈。”
“但是,海南实在太远了,不是妈妈不让你去,是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外出。万一路上遇到什么事可怎么办呀?”
“妈妈,我都已经13岁了。现在飞机不是有小孩托运的业务吗?你只要把我交给机场工作人员,再叫阿姨到机场来接我,什么事都没有。”女儿显然是有备而来。
“你这个鬼精灵,原来已经打好如意算盘了呀!可是,妈妈没那么多钱让你坐飞机呢?”妈妈故意刁难。
“那就坐火车呗,你也可以跟乘务员说一下,让他们照顾我一下,反正不到站我不下车,到站叫乘务员叫我下车就行。让阿姨来接一下。”
“可是,阿姨也是有工作的,你过去住在她家会影响她工作,而且你又那么调皮,好多事情不会做。”
“妈妈,其实我很多事情都会做的,只是你平常不让我做罢了。我去了阿姨家,肯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会让阿姨为我操心的。而且,我还可以帮助阿姨照顾小西妹妹。”女儿兴致勃勃地说。
“那……好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了?”妈妈疑惑的说。
“要是你爸爸不同意你去呢?”妈妈拿出了最后的刁难。
“你告诉爸爸我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不会影响学习,他肯定会同意的。妈妈,我求你了,就让我一个人出一趟远门吧!”
“你为什么这么想一个人出门,是想体验一下没人管的感觉吗?”妈妈故作生气状。
“当然不是,我想体验一下成长的滋味,想体验一下独自生活的滋味。”女儿回答。
“那好吧。但是,你要做到几点:一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不麻烦别人;二要与家里保持联系,以免我们担心,三要吃得起苦,不要回来向我们叫苦,好吗?”
“好的,妈妈万岁!”女儿欢呼起来。
结果,孩子不仅独自安全地到达了海南,而且帮阿姨做了许多事情。在海南,孩子不仅长了见识,而且体验到了父母照顾自己的不容易,回来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在遇到孩子成长的问题时,父母不要回避,而是要勇敢面对,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父母与孩子一起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孩子才能够获得成长,亲子关系才会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家庭教育指导圈自建圈以来,一直疏于打理。最近想招几名负责任的圈子管理员,以便于博友之间相互的交流!喜欢我的博友可以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圈,圈子群号:103556012
有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咨询的,请给我发邮件cuiandlan@163.com或者在QQ(11720278)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