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入园准备分离焦虑社会交往语言沟通人际交往育儿 |
分类: 格格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长 |
三、训练社会交往能力
进入幼儿园,我觉得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建立在克服分离焦虑,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并懂得如何在正确的场合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综合能力。
1、减少分离焦虑
从格格20个月时上亲子班以来,她对幼儿园已经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2周岁时催促我去幼儿园报名,她要上幼儿园。2周岁后,经常在下午起床后要求我带她去幼儿园玩。在家里更是不断地念叨教过她的烨老师。
2周岁后,每次上亲子课,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引导她,而是尽量让她按自己的节奏去适应老师。
在幼儿园操场做完操,我不再带她,她会自己跟着老师到教室,然后找小椅子坐下。
有时候,老师跳舞的时候,她不会跟着跳,而是专注地看着老师。我知道,她这是在观察,按格格的个性,许多东西不会盲目跟着人去做,大部分时候,她需要在她能够基本学会的时候才会跟着去做。比如唱歌,每次她总是认真地听,基本上会唱了,她才会开口唱给我听。
有时候,老师做游戏的时候,我故意不加入,格格也不会关注我是不是加入,她依然会跟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其他家长一起玩。即使拉着她的是一位不认识的家长。
在亲子课上需要洗手时,我不再带她去洗,而是叫她自己去。看到她会等在旁边,然后自己洗手。虽然洗得不如我帮忙那么干净,但是毕竟也是洗过了。
我在学校学跳肚皮舞那几次,每次都带她一起去。当我跳舞的时候,格格会观看一会,然后跑到外面去玩。我能够看到她迅速与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即使没有其他小朋友,她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玩法。一个半小时,她中间会进来看我三四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玩。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根据最近的观察,格格的社会交往能力应该不错,大部分时候,她会用语言去和人沟通。但我依然不是太放心。毕竟,她完全脱离我们独立与人交往的情形不是很多。
我想起格格2周岁的时候,有次带她去童年不同,我需要在房间里与几位妈妈讨论一些育儿问题,就把格格放在大厅里玩耍。大概45分钟的时间,格格没有进来找我。等我出来的时候,有位妈妈告诉我。她儿子在玩的时候推了格格,格格大哭了。后来,这位妈妈要求孩子向格格道歉,说了三声对不起,格格就停止了哭泣,仍然和那位小朋友一起玩。
还有一次,我带格格去肯德基玩,当时,有两个较大的男孩正在滑梯上玩。刚过2岁的格格站在下面,不无羡慕地看着上面的两个孩子。终于,她大声地说:“哥哥,我想上来玩!”两个男孩马上回头对格格说:“你不要上来,你太小了!”才25个月的格格看上去确实有点弱不禁风。我不动声色,看着女儿的反应。格格依然坚定的说:“哥哥,我想上来玩!”两男孩看了看格格,又看了看我,然后大点的男孩对小一点的男孩说:“让她上来吧,我们让开点!”
暑假,我把格格入园准备放在首位。而其中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重中之中。因为孩子会交往,在幼儿园里就会比较自信,她不怕与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怕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提高格格的社会交往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训练:
(1)活动训练
尽量多带格格参加各种机构组织的活动,让格格多接触各种活动,锻炼她的胆量,在活动中提高她的社会交往能力。
自来水厂参观
一次,带她去参观自来水厂的活动,参加的都是大孩子,有些孩子互相熟悉的,手拉着手在走。我鼓励格格:“格格,你看你喜欢哪个姐姐,你自己上去问她,和你一起手拉手走行不行。”格格很快走到一小女孩和小男孩前,他们正手拉手走,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好不好?”小女孩爽快地拉起了格格的手。我跟格格说:“你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再问问姐姐的名字。”结果,我就听到格格自我介绍,然后问对方,原来,那两孩子都4岁多了。
在参观过程当中,我让格格跟着哥哥姐姐一起,我自己尽量离她远点,发现她还是能够跟上大部队的。
图书馆夏令营开幕
市图书馆夏令营要开幕,虽然也是6岁以上的大孩子参加的,我们还是去参加了。格格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比赛,我和她把脚绑在一起走路,腿上绑上气球,去踩别人的气球,妈妈蒙上眼睛找宝宝等。尽管顶着大太阳,但格格兴趣很大。最后等到奖品时,兴奋得抱着不肯放下。
接下来,还会带格格参加多次活动,比如,本周末,带她去杭州,我的大学室友带孩子聚会,这既是大人的聚会,也是孩子的聚会。下下周,带她参加一个亲子游,到海边去玩。希望孩子在实际活动中能够不断地成长。
(2)在家演习
一天晚上,格格还在澡盆里洗澡,趁她兴致高,我问她:“格格,你很快要去上幼儿园了,妈妈每天会送你去幼儿园,但是,妈妈不能再和你一起呆在幼儿园里了,你需要自己一个人留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等时间到了,妈妈会来接你的,行吗?”
格格:“行啊。”
我:“那妈妈问你,如果你想要玩一个玩具,可是,玩具放得很高,你根本就够不着,你会怎么办呢?”
格格不假思索地说:“我会叫其他小朋友帮忙。”
我再问:“恩,不错。那如果其他小朋友也够不着呢?”
格格:“那我会叫叔叔拿梯子来。”
我说:“真是好办法。”我再问:“如果没有梯子呢,你再想想,幼儿园里有没有高一点的人?”
格格想了一会,没反应。我提醒她:“也许你可以叫老师帮忙,老师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呢,你说是吗?”
格格点头,说:“是的。”
我:“如果你在幼儿园吃饭时,吃完了饭,但你还想再吃,你会怎么办?”
格格大声说:“老师,我还要一碗!”
我表扬她:“真棒,你还可以这样说‘老师,我还想再吃一碗,你再给我一碗行吗?’”
格格点头。
我:“如果你不小心碰到了小朋友,小朋友哭了,你怎么办?”
格格说:“不会。”(意思指她不会碰到小朋友。)
我:“可能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你确实碰到小朋友了,你会怎么办?”
格格坚定地回答:“不会。”
我再引导:“有时候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推了你一下,你站不稳就碰到了别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却哭了,你要不要安慰他一下?”
格格有点迷茫。我提醒她:“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如果老师来分水果吃了,有草莓和西瓜。你喜欢吃什么?”
格格:“草莓。”
我:“可是,老师却给了你一块西瓜,你怎么办?”
格格:“我要草莓!”
我:“你可以和老师说‘老师,我想吃草莓,请你给我吃草莓好吗?’”
格格点头。
我:“如果有个小朋友正在玩一个玩具,你也特别想玩,你会怎么办?”
格格:“我把它抢过来。”
我:“你把它抢过来,那个小朋友就会哭的。你想想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格格不吭声。我说:“或者,你可以耐心等待,等他玩好了,你再去玩?”
格格说:“不好。”
我说:“如果你把小朋友的玩具抢过来,她就会不高兴。下次她就会来抢你的玩具了。”
格格最近正处于物权敏感期。很多东西都想会称是自己的。这点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我再说:“或者,你可以问问老师,还有没有一样的玩具,”
格格说:“好的。”
我:“如果其他小朋友打你了,你会怎么办?”
格格说:“我也打他。”
我说:“那他还会再打你,你再怎么办?”
格格说:“那我也再打他。”
我说:“如果小朋友很强壮,你根本就打不过他呢?”
格格不说话了。我说:“你可以大声地说‘不要欺负我’,或者,你可以去告诉老师,有小朋友欺负你。”格格点了点头。
(3)模拟托管
上周开始,我们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妈妈开始轮流接待孩子,轮流接待孩子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集体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按规则办事等良好的品质;二是可以给妈妈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毕竟,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妈妈们不但可以交流,也可以让生活更丰富,对于有事情要办的妈妈,也提供了一个脱身的机会;三是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成人,让孩子学会
上周二,我先带格格去笑笑家玩了一会,隔天,笑妈带了4个孩子来格格家,加上格格小区里的2个孩子,7个孩子在一起玩了好长时间。
这周一,我带格格去笑笑家,因为我有事,我就把格格放下,自己去办事了。听笑笑妈说,格格还算懂事。
周二,轮到久久家,我和笑妈几乎同时把孩子带到,因为我10点钟要去给孩子们上作文课,于是9点40左右就离开了。
11点半等我回来时,笑妈正在给四个孩子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格格还跟我说:“妈妈,我正在听故事呢!”心里暗暗高兴。2个小时的离开,格格已经没有问题。在久久家吃了中饭,本打算带格格回家睡午睡。但久妈邀请孩子们在她家午睡,于是,4个孩子分两个房间睡觉,格格和笑笑一个房间,笑妈和我分别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格格的事情就来,一会要我把包拿进来,一会要求别把窗帘拉下,一会又说要回家了,后来竟然哭起来了。我怕她打扰其他孩子睡觉,同时也希望她能够按时午睡,只好带她回家,到家后,给她讲个故事就睡着了。
目前看来,在别人家睡觉还是格格很难接受的事情,不知以后上幼儿园能否顺利午睡。这点是我比较担心的。
接下来,这种家庭式轮流托管还会继续。希望在每次的托管,孩子们都能够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