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细腻的情感

(2010-06-15 00:41:49)
标签:

孩子

情感

关注

理解

表达

社会性情感

育儿

分类: 格格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长

昨天晚上,格格从楼下玩好又直接拐进了林林家。等我去接她时,她和林林正玩得起劲。格格和林林,一个五楼,一个四楼,格格30个月,林林34个月。每天其中一个在门口有点动静,另一个就会开门迎合。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向往同伴交往,但是,由于孩子身心发育不健全,情感比较外显,没玩几下,两人总是吵嘴打闹。

当我去接格格的时候,两人又为了一个积木树而争吵。我对格格说:“生气的时候要怎么说?”

格格马上说:“你好。”然后,转身对林林说:“林林哥哥,你把小树给我好吗,你好!”

每当格格情绪有些激烈,声音有些高起来时,我就问她:“生气时要怎么办?”接下来好几次,格格每次说话时都会带上“你好”,似乎用“你好”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2岁后的格格似乎特别容易生气,每次一点点小事情,她都会气得哇哇叫,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人。刚开始,我对她讲了许多道理,但是,其实孩子是懂道理的,她就是不懂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我们就要教给孩子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感。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3岁前的孩子,是大脑细胞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孩子的情感发育关键时期。此时,情感活动伴随着孩子的生活而存在。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卡尔·赫希特认为,早期教育中,对孩子感情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加强培养孩子细腻的情感。

 

具体来说,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关注孩子的感情。

年幼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往往是不稳定的,经常会波动,父母要关注孩子情感的微妙变化。

例如,在玩具被别人弄坏时,小朋友经常会以吵架、哭闹、生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不予理睬、漠然视之,这就会伤害儿童的情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可以这样询问孩子:“他把你的玩具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是吗?”“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件玩具,但是,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也觉得很难过呢!”

“你能原谅他吗?虽然你也很难过。”

“要不我们想办法把玩具修理一下,怎么样?”

总之,父母应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以引导幼儿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

2、理解孩子的情感。

孩子与成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愤怒、伤心、喜悦、激动等,而且,孩子由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往往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和强烈。

有些家长的做法往往是制止和呵斥孩子的情感。比如:“我最讨厌动不动就哭的孩子!”“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笑的,真傻!”家长否定性的语言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没有一点好处。

事实上,父母不仅要注意到孩子的各种情感,而且要向孩子表示你能够理解他的情感,让孩子的情绪能够得到共鸣。

比如,对于愤怒的孩子,如果父母平静地告诉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就会过去的,这也许可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但是,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有问题,从而失去判断自己情感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可能会愤怒,遇到这种情况时,心里会非常不好受,但是,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发泄方式,比如大声说话,外出散步等,但不可做伤害他人的行为。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点波动,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3、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

2岁后的格格,情感特别细腻,她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生气的时候,她会说:“妈妈,我不喜欢你生气的样子,但我还是爱你的!”

当我心烦的时候,她会说:“妈妈,你有一点点高兴好吗?你笑一下!”

当她去参加了魔鬼屋后,她对我说:“妈妈,魔鬼屋太可怕了,我再也不要去了,但是我不是胆小鬼,我只是有一点点胆小。”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的感情都是丰富的,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太明白自己的情感之源。作为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一个人的感情是重要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向孩子谈论情感问题。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明天,妈妈第一天到新公司上班,我觉得很紧张,我一会出去散步放松一下。”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在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用散步的方式来放松,这就等于教给孩子一种积极的缓解紧张的方法。

有一次,我因为讲座在餐桌上说自己有点压力,格格问我:“妈妈,什么是压力?”我告诉她:“压力就是妈妈有点紧张,就像格格被老师叫到台上去自我介绍和表演节目一样。”

当格格一直不听劝告搞破坏时,我也会说:“格格,妈妈现在很生气,接下来可能会骂人,甚至会打人。你要不要让我继续生气?”

当然,父母不仅要与孩子讨论关于情感的体验,而且要让孩子知道,消极的感情也是一种正常的体验,比如,生气、愤怒、紧张、沮丧、担忧……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消极的情绪。

4、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道德感指一个人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思想动机、言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比如,自己做了好事就觉得非常高兴,别人做了有害他人的事情,就觉得非常气愤等。

美感是根据一定美的标准而引起的对事物美的体验。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下,孩子能够对事物产生美感,并逐渐掌握一些对美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在美感的作用下,孩子能够迸发出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走上一条成功成才之路。

理智感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情感,它激励一个人去积极地从事各种智慧活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父母要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的社会情感。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姥姥生病了,她肯定很难过,我们应该帮助她处理好家务,每天给她讲讲外面的事情,让她高高兴兴的。”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当一个人难过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帮助他做一些事情,让他高兴起来。

再比如,对于一直纠缠父母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妈妈知道你一整天没有见到妈妈有点想妈妈了,妈妈也很愿意陪伴你。不过,妈妈工作了一天有点累了,要不我们俩一起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怎样?”这样,孩子明白了,当一个人劳累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让他充分休息。

一个健康的孩子,应该具有健康的社会性情感,这有利于强化孩子的社会化人格,也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而情感丰富的孩子才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真实的情感去打动读者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