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超市”里能否找到爱情?
(2009-11-10 08:55:43)
标签:
爱情超市情感 |
“爱情超市”里能否找到爱情?
爱情,这个浪漫崇高神圣的字眼,这些年来真是有点“过时”了。谁要是在你面前大谈爱情或爱情观,准会被人视为“老土”。都什么年代了?爱情多少钱一斤?我想即使未曾恋爱的少男少女,如今的爱情在他们面前显得那么苍白;而剩男剩女们,爱情这两个字简直成了多余,充其量是个“软件”而已,尤其是急于结婚却又没找到另一半的老大难们,爱情除了能做个漂亮的点缀,还有何用?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对于征婚女性简直“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征婚男性,除了要求女方的相貌年龄,对女方的经济状况也开始重视起来。有一种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觉得多数情况下,单身男女尤其女性年龄越大,对对方的物质要求越高。爱情?滚一边去吧。可内心里,又有几个人不渴望爱情呢?
那么我们在“爱情超市”里能不能找到爱情?回答:基本上找不到。
来自《京华时报》10日的报道:首个"爱情超市"现身京城 光棍节单身简历"上架" 不卖鸡鸭鱼肉,不卖水果,不卖生活用品,昨天,以缘分和爱情为出售对象的本市首个“爱情超市”落户西直门西环广场。
就在在爱情超市里,摆放着很多单身者的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收入等条件分别上架。所有单身者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筛选自己中意的候选人,如果当场挑中了,认证个人身份后即可通过超市管理员和对方取得联系。
其实,我看了这则报道也就是噗哧一笑。“爱情超市”,多么动人的名号,可它不过是个婚介所的变称,并无多少深意。不过是婚介所为聚拢人气挖空心思琢磨出的“噱头”。曾有婚介机构的朋友打出横幅“婚姻超市”,更有各地共青团妇联新闻媒体等时不时整出个单身联谊会什么的,而且往往是在广场上举行,除了简单的资料贴在墙上,夹在拉起的绳上,人流中随时可以面对面征询“洽谈”,可据我的了解,别说找到爱情,找到婚姻的又有几许?
封建时代的婚姻包办自然是成了历史的垃圾。而现代的婚姻自主并没有“生产”出多少幸福的家庭,猛增的离婚率,剩男剩女居高不下,除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反应。“爱情超市”也好“婚姻市场”也罢,一旦被“琳琅满目”地摆上了“店面”,反而更为滞销,且不说其中掺杂着婚介骗子婚姻骗子,当然也有爱情骗子了,这是值得社会学家婚姻专家们深思的问题。
在我的观察和思考对比中,一个可靠的理论是,无论爱情和婚姻,越是市场化越解决不了问题,哪怕婚介机构是雷锋开的。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寻找爱情近乎痴人说梦,就是为了婚姻不是挑花了眼就是在物质上你攀我比,有点像拍卖会或工程竞标,何谈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