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笔道歉信——大国总理的严谨大度与谦和

(2009-10-15 03:13:31)
标签:

道歉信

大国总理

杂谈

亲笔道歉信——大国总理的严谨大度与谦和

“新华社总编室: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10月12日晚开始,一封中国国务院总理***的亲笔致歉信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感动了亿万读者。

我却没有被感动,而是陷入了比感动更平静理性的思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国人之所以被温总理的亲笔道歉信所感动,是因为大家首先感到意外。

的确,一个即席发言不算大错的小小口误,温总理能郑重地挥毫道歉,勇于认错,“责任不在你们,既然署了我的名字,就应该文责自负。”这让我立感敬佩,让我感到了一个大国总理举轻若重、严谨谦和的大度与担承。

10月1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听课感受和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理对所听5堂课的感受都作了详细讲述,文中提到“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

稿件播发后的第二天,温总理即写信给新华社,更正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

不过是一时口误把岩浆岩和和火山岩同一个概念说成了两个概念而已,就算专家学者这么讲课口误也算不了什么,也用不着道歉,更不用说亲笔道歉了。

国人之感动更应该说是惊讶还在于,千百年来,别说一个大国总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知识口误书面道歉,就是一个小小的政府官员,甚至一个村委会主任照本宣科说错了,有谁道歉了?对民众信口雌黄出尔反尔,有有谁道歉了?比如在“华南虎照真伪”事件中,网友迅速指正伪照,而有关方面还原事实真相,却要长达8个月,欠公众的,就是一个诚恳的认错;网友发帖批评地方主要领导,竟被公安千里抓捕,被证明于法无据后,也未见主要领导出面道歉;至于地方决策失误导致重大损失,更鲜见责任人出面认错。

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彭凯雷说:“一封70来字的亲笔信,一张感人至深的‘撑伞图’,展现了温总理的大国总理、谦谦君子风范。”我觉得这应该是对“平民总理”***的到位评价。

我甚至认为,温总理的亲笔道歉信将无意中更加推进我国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推进器。

至少百姓遇到国家工作人员办事不公时,可以振振有词,“连温总理一个小小的口误都主动书面纠正道歉,你怎么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