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何时有我中国人?
(2009-10-07 23:29:27)
标签:
杂谈 |
诺贝尔奖得主,何时有我中国人?
10月7日《新民晚报》》:北京时间昨天17时45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共获荣耀。出生于上海的高锟获得了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高锟远在上海的亲人举办家庭聚会邀送祝贺。
这的确是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放眼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哪个科学家获得诺奖都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
|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上畅游、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或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这些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事件,都应归功于高锟的发明——“光导纤维”,即“光纤”。1966年,高锟在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信线路。他的设想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争议:有人称匪夷所思,也有人大加褒扬。
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也传遍世界。如今,光纤不仅在医学上有了广泛应用,还在生产制造和机械加工等方面大显身手,由多股光纤制成的光缆铺遍全球,为互联网、全球通信网络服务。
我们今天能有幸自由畅快地敲敲键盘冲浪网络,了解捕捉瞬间万变的信息世界,怎么能不由衷地感激高锟这些世界级科学巨臂呢?然而,人是自私的,即是站在世界大一统伟大角度。爱国也是自私的,我们说爱国都知道爱的是自己的国家。比如奥运会,颁奖典礼上,我们总期盼着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同样的,高锟虽为华裔,多少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庆贺他获得诺奖的同时,相信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也多少有些尴尬和失落。我们多么想望,站在领奖台上的诺奖得主,会有在中国大地上取得诺奖成就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华人华侨和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