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敢打赌,柴静“被捕”绝对是自我炒作。

(2009-09-24 02:33:04)
标签:

柴静

逮捕门

自我炒作

杂谈

 

我敢打赌,柴静“被捕”绝对是自我炒作。

 

9月19日,网络中出现了一篇题为《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涉嫌受贿今日被捕》的帖子。

该帖称,近日重庆某黑色纺织公司负责人高某在受审时称,曾花100万元作为聘礼送给柴静,找柴静通过关系在央视做广告,高某还提交出他与柴静合作的合同。帖子甚至称柴静被检察机关带走提审。(9月22日《成都商报》)

,前晚,新浪博客上的“柴静·观察”官方博客发表了一则澄清。澄清中说,“这两天有篇名叫《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涉嫌受贿今日被捕》的帖子在贴吧和论坛里传播。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我辟个谣。”

大家看看,“我辟个谣”,这比文言文还简约的四个字,能说明柴静辟了什么谣?措词语气暧昧得很。柴静的用意显然是让大家模棱两可地以为“有那么回事儿”,只所以要把大家的思维“带到沟里”,我想无非是为了让人继续关注。

很简单,辟谣就是以事实真相撕破谣言的画皮,毕竟指名道姓地说我受贿100万元,还被捕,不是小事,我是清白的当然要出来澄清。要真是辟谣,即使自己不能举证,至少应该说,我是清白的,当然更没有受贿,经得起考验。如果大家真的以为我受贿100万元,司法部门会调查传唤我的。我想堂堂央视著名主持人的柴静,这点智商还是有的。

“我辟个谣”,意在说明我的清白;看不出辟谣的坚定态度,又没什么实质内容,让人觉得应该“有事儿”。柴静不愧为央视记者出身,四个字激起人们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联想效应”,其文字功夫拿捏得炉火纯青。

其实笔者一看到“柴静被捕”风传的帖子,不禁哑然失笑。我立马想到了曾几何时“间谍方静”的炒作,谁能说柴静不是自我炒作呢?同在央视,方静柴静,何以不“静”?

这些年,央视的“娱乐气氛”愈发浓烈。从节目主持人到出镜记者,心思上难免浮躁甚至“不务正业”,人人都想在新闻节目或收视率高的娱乐节目争个“自留地”,从新闻人的虔诚求实到名人效应的追逐膜拜,名利双收的的心理放大,使得投机钻营极致发挥。他们分明看到,退了休的赵忠祥戴着假发还能在地方台年薪300万呢,,如果不是当年在央视重要节目频频露面,谁花这个大价钱请他“出山”?他们也分明看到,张政王志虽然没有怎么主持“前档”节目,也能“下乡”混个厅级官员干干。

于是,方静柴静门娱乐圈惯用的炒作伎俩。但毕竟供职国家电视台,不能像“戏子”一样今天离婚明天结婚后天绯闻玩“两性”游戏,但“戏子”靠炒作引人入“胜”的手法值得借鉴。

于是,方静在罗京去世前夕,举国纪念“5.12”大地震的档口勇当“间谍”,导火索由《焦点访谈》代班主持阿忆博客“释放”——方静是间谍,玩的也是“被捕”,一下子“调整”了网民的视线。事后目的达到,推出个所谓的黑客“捣蛋”

了事。分析人士认为,方静之所以如此恶搞,是在罗京去世央视改版重组《新闻联播》“面孔”之际造势,企图“新闻联播”。

那么柴静“被捕”于祖国60华诞前夕,央视改革推进之际,意欲何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