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2011-12-15 15:27:54)
标签:

杂谈

——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的感悟

理平http://s8/middle/6040a76cnb41c6fd672e7&690 跨者不行" TITLE="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抬起脚尖提高自己反而会不稳;把两步并作一步走反而会不快;自逞已见一意孤行反而会不明;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反而会不彰;自我夸耀自吹自擂反而会无功;自大自满自欺欺人反而会不久。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自以为是、自大自满的行为,只能说是如同剩饭赘瘤。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做。

[感悟] 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来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都是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自以为是的举动往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道)的,也是及其短暂而不能持久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喻示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辩证关系,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无争而无不争,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不仿从中猎取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

一、对自己不过分苛求。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也应有崇高信仰,但有些人的抱负和信仰不切实际,犹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样,根本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消除挫折感,则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稍有提前量,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就能够达到,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

二、对别人不过分苛求。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同事、自己的下级等等),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犹如“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这是将“自以为是”的“标准”强加于人,只会增添心中的烦恼。

三、疏导自己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都会做出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犹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一样。冲动是魔鬼,其实为人处世要做到心若止水,宠辱不惊,这样就会产生“心大了,事小了”的效果。

四、偶然亦要委曲求全。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亦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犹如“曲则全,枉则直”一样,在“曲”里存在着“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着“直”的道理,关键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把握好其中的平衡点,也就能把握其中的奥秘,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做到“不争”(不垄断、不强权、不霸权),以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哲理来对待人、社会、自然、地球和宇宙,我们也就能达到一种超然、悟然的境界。

五、迂回曲折循序渐进。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要学会循序渐进,遵循事物的良性循环,从虚到实,从实归虚’(新的虚);从无到有,从有归无’(新的无);从私到公,从公归私’(新的私),从欲到灵,从灵归欲’(新的欲);从己到异,从异归己’(新的自己);从日到月,从月归日’(新的日);从矛到盾,从盾归矛’(新的矛)··· ···不断实现虚实、有无、公私、灵欲、异己、日月、矛盾的平衡,使矛盾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只要心态调整好,时时处处内心都会日月合明,心中光明。

六、倾诉烦恼排忧解难。把所有的忧郁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己朋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七、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可使自已忘却烦恼,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更不是建筑在自然、地球和宇宙的痛苦之上。真正做到“与人为善,海阔天空;与物为善,宇宙无限”。

八、淡泊明志宁静志远。在宁静中,心绪会像秋水一般清澈;在志远中,气概会像晴空一样舒畅!在淡泊中,内心会像湖水一样平静;在明志中,胸怀会像大海一样包容!宁静志远,灵魂会像旭日一样升华;淡泊明志,欲望会像明月一样纯真!

九、不要处处与人竞争。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要力求双方的共赢、双赢和多赢,不断做到化危为机,化欲为灵,化盾为矛,不断取得天地你我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

十、对人表示尊重理解。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对人的尊重理解,多交朋友,以人人平等,个个自由的心态为人处世,心情自然变得平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