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作业的““四精四必”》
文/新塘阿冯
近日来,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检查。采取的方式:一是学校教务处查看教师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组备课;二是组织各班级学生代表交换查看教师的作业布置、批改、单元检测以及教师的作业讲评;三是学校教育主管领导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敬业精神,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树立“一切为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些学生”的理念。
在与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中,他们反映最多的作业,一是个别教师的作业批改,只布置不批改,只布置很少批改,或者是只批改优秀学生的,或者是叫几个优秀学生批改其他学生作业;二是某些学科教师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量特别大,往往好多简单的题型反复做,尤其重在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上。课堂上老师要讲授新内容,因而这些作业几乎要在课外去完成。这样,下课休息时间只有在紧张忙碌的作业中度过。学生们感觉到整天大脑昏胀,集中不了精力上课,有时候不得不在课堂上“闭目养神,小歇一会儿”。
鉴于这种情况,一是在会议上对这种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禁令“题海战术”发生。二是会后单独与此类现象教师座谈。三是倡导教师布置作业做到“四精四必”。
作业的“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所谓作业“精选”,就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中,注重开放性、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深度性的题型。所谓“精练”,就是作业少而精,不是简单机械重复训练。所谓“精批”,就是针对学生作业中的精彩亮点用红笔圈点,写上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多在作业寻找其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会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求知欲。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讲解,多给予学生提示做题的思路,教学上不需要教师的全权包办。
所谓作业“四必”,就是要要求教师养成好的教学态度和习惯。一是作业布置了就必须收,不然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对作业就不会认真积极完成。二是对于收上来的作业必须修改,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任,在以后的作业中只是敷衍了事,反正老师不检查,不批改的。三是要评改,这样,学生每次看到自己被老师评改的作业后,才更有激情学习。四是针对学生作业中做错的题,必须及时纠正,不要秋后算帐。纠错中只须更正做错之题,切忌满篇订正。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是反复操作,造成学生学习的厌恶情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