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对象:《宋浩浩:易先生魏晋风度,话筒砸得就是好!》
“我一向厌恶拿着话筒问这问那的主持人,很多问题都是主持人做节目前私下预设,等着被问者进入他们的圈套。而且这些当上主持的人,还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巴结电台领导当上去的,色相、钱财都有可能。因此,主持在我眼里不如住持来得实诚。
有媒体说了,砸话筒就有失学者风度,什么是学者风度?正襟危坐是学者风度?你们这帮没境界、只会挑拨离间的蠢货,我认为学者风度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嵇康赤膊打铁,一身臭汗,有没有学者风度?我看那个时候的学者,要能给打铁的嵇康擦擦汗,那到真是提高自己学者身份的事,人家可是竹林名士。刘伶不穿内裤,在家睡觉休闲,友人拜访,说刘先生,你为什么不穿内裤啊,多难看啊,刘伶说,我以天地为楼宇,屋子为内裤,请问你这个冒失鬼,跑我刘伶内裤里来做什么?
。。。。。。。。。。。。。。。。 。。。。。。。。。。。。。。。。”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824c60100e3zu.html?tj=1
以下是哈丹巴特尔评论。
首先声明,我所说的娱乐学者专指易中天。这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就是易先生真实的文化价值。在向普通民众普及传统文化方面,易先生还是有贡献的。这个宋浩浩,把易中天和余秋雨相提并论,本身就是在侮辱余秋雨先生。把这样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学者放到一处,等量齐观,本身就是不学无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没读过历史和三国。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只有学历没有文化。
各位可以看看宋浩浩那些长期挂在自己博客首页的、所谓的“诗篇”,哪有“平仄”,何谈韵律,怎能叫“古体长诗”。公道点讲,算是很不错的诗歌,但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这就叫做无知者无畏!
这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强词夺理,实在没必要花太多笔墨去批驳。仅就开篇的两段来说一说。窥一斑而略知全貌吧。(请见篇首引文。)这还得看在宋浩浩是新浪网的一位重量级的、千万点击率博主的份上。一般人我还真不跟他说。哈哈!
宋说:“我一向厌恶拿着话筒问这问那的主持人,很多问题都是主持人做节目前私下预设,等着被问者进入他们的圈套。”
批评:无知!
其一,主持人和记者的职业,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那就是杨澜说的“我问故我在”。访谈节目,不是“百家讲坛”,不是老师讲课,更不是用热烈掌声欢迎“领导讲话”。
其二,事先准备一些提问的题目是中外主持人必备的功课。如果哪档节目事先有所准备,那应该表扬其很敬业。当然你可以批评她提问的水平高低。
其三,主持人记者的职业经验就是:如果事先完全告知被采访者题目,其结果大多是滴水不漏的假大空套话。难以让受众了解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村里的农民事先被告知有记者采访,你问一个农民怎么养了这么多猪,答案多数是:政策好。你问他今年收成怎么样,他也会先说:政策好。
如果你没有什么亏心事,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学者,请问你担心什么圈套?哪里又会有什么陷阱?你自己可以满嘴跑火车,随便八卦任何人,随便质疑任何名人,轮到主持人八卦和质疑你一回,你就受不了了吗?“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输不起就别玩。跟一个你认为很不称职的主持人较劲,这也太跌份儿了吧。如果她是“蠢蛋主持人”,那你不就自己降格为“二百五学者”了吗?甚至还没完没了没深没浅的跑到其他节目上唠唠叨叨。
宋说:“而且这些当上主持的人,还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巴结电台领导当上去的,色相、钱财都有可能。”
批评:无耻!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骂你是流氓。一杆子不能打翻一船人。主持人队伍和其他行业一样,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但是绝大多数还是好的。科教频道很多都是学生打工仔。中国各大广播电视机构几乎每一天都到处找人才,挖角,就是说你要没两下子,凭你貌若天仙,全身一丝不挂,也不一定好使。除非那些三类的不入流的小台。
当“鸡”很容易,当主持人还是有点难度的。看似很容易,好像你都比她强,坐在镜头前试试,各种要求和规则砸一块儿,你说话不哆嗦就算过得去了。眼高手低,是当今社会的通病。跟博士后医学专家大侃特侃医学技术的“医盲”太多了。看了几篇营养杂谈文章就以为自己是医学专家了。即使退一步讲,那主持人真的很差劲,犯得上大动干戈吗?有仇啊?
试问: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你的文字很一般,思想很一般,水平更一般,却有那么多的文章被新浪推荐到博客首页,难不成你也使用了什么巴结手段,或者“色相、钱财都有可能”。我枉自揣测的目的,是提醒宋先生不要随意枉自揣测。起码这事不合适。
宋说:“有媒体说了,砸话筒就有失学者风度,什么是学者风度?正襟危坐是学者风度?你们这帮没境界、只会挑拨离间的蠢货,我认为学者风度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嵇康赤膊打铁,一身臭汗,有没有学者风度?”
批评:无聊!
就事论事的时候,摆出一副高姿态和高境界的样子,这就没劲了;就事论事的时候,反易先生其道而质疑别人的动机,这就不好玩了。我不是说不能质疑,而是你的辩护对象----易先生说“不问动机”。
让我们看看“非蠢货”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嵇康赤膊打铁,一身臭汗,这没错。可是,当博学多才的当时朝廷宠信、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会,以很隆重的方式来看望正在打铁的嵇康的时候,嵇康旁若无人,连招呼都不打。只是在钟会走的时候才开口说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嵇康怎么会连挖苦、带讽刺、兼报复和打击似的与根本和他不是一个起点的钟会过招呢?更不要说嵇康会对一个那么“蹩脚的主持人”冷言冷语,不成体统了。
当然,在那一天娱乐学者尽管顿失了娱乐精神,但是也没准是故意的,要的就是今天这个大众聚焦的炒作效果。说不定还是和那个频道或者主持人串通好的。炒负面或者炒正面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只要更多人关注,这就达到目的了。范冰冰整没整容很重要吗?出名才重要!火了才重要!如果节目制作机构和易先生不是串通好的,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剪掉那些尴尬部分。等着看吧,节目收视率,相关博客点击率都会大幅上升的。我得承认,这一段我有点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全当娱乐一回吧。
宋浩浩的下文,还是请各位自己看吧!我实在憋不住了,上洗手间是必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