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清代皇家剪纸与宗教剪纸

(2016-05-26 09:22:57)
标签:

转载


       前两天瓶兄贴出宗教剪纸,这让我想起过目的几幅皇家剪纸和宗教剪纸。

所谓皇家剪纸,自然是宫里皇帝所用剪纸,故宫坤宁宫光绪帝大婚的洞房顶棚花和墙花,想必好多人看过,不见得比民间剪纸好到那去,只不过中规中矩罢了。

http://s12/mw690/002HsGurzy6MBFRNBUf1b&690

                        ( 左下角印:臣胡宝泉呈进  注:胡宝泉乾隆二十五年河南巡抚   131X63·5cm)

清乾嘉年间,南方的大臣为皇帝进呈大量的刻画宣值得一提。

刻画宣纸为三层托裱而成。其中一层纸刻出龙、佛等吉祥图,再用两层宣纸将其夹托起来,迎光视之,夹层间的刻纸纹样便透现出来。右下或左下角钤“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乾隆二十七季三月奉敕臣周尚文敬造刻画笺”等朱文长方印一方。纸质地匀细,宜于书写。

淳化轩位於圆明园的长春园含经堂内,约建於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68-1770年)间,毁於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时。在建成时适逢《重刻淳化阁帖》竣工,遂将刻板嵌於左右廊壁,淳化轩由此得名。

御制淳化轩刻画宣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度和润墨性非同一般,笺上所印五爪蟠龙似欲飞出,足以表明纸笺的高贵身份。
http://s7/mw690/002HsGurzy6MB8hVjLM66&690

(皖省大升纸庄  左下角朱印“嘉庆十年仿古煮捶画宣臣英和监制”  嘉庆十年为1805年。

英和(1771年-1840年),索绰络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二甲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英和工诗文,善书法,著有《恩福堂诗集笔记》、《恩庆堂集》、《卜魁集纪略》等。

65×31cm  福建龙岩大升纸庄制)

但有专家说刻画笺就是后来西方所说的压花纸,其原理是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的印模用强力压在纸面上,结果凸出的花纹着力于纸上,使这里的纤维被压紧,而无花纹之外的纤维仍保持原来的松疏状态,一紧一疏,两相对映,花纹或图案便隐现于纸面。

这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推理。

砑花纸的工艺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但刻画宣诞生于明代。

http://s1/mw690/002HsGurzy6MBFdrWbCd0&690
    明代起家的十竹斋,后来也为皇家进呈过夹刻笺(刻画宣)。


http://s15/mw690/002HsGurzy6MBFeN6lUde&690

    1970年代十竹斋复制的夹刻笺,看起来有些粗制乱造。

 

http://s3/mw690/002HsGurzy6MBB7Gd4m02&690

     淳化轩御制笺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搓折无损润墨性佳。此种笺纸不见记载,民间不见流传。但在清末清庭被逼退,曲终人散之时博古旧物纷纷旁落,民初重臣和名家书画作品中,却发现有不少“乾隆二十七季三月奉敕臣周尚文敬造刻画笺”,说明当时进呈的数量和流行风向。


 

http://s9/mw690/002HsGurzy6MBAJIy12f8&690




http://s2/mw690/002HsGurzy6MB8nh1UBe1&690

    除以上所列三幅作品,余所见到还有梁同书《对联》、张大千《无量寿佛》、郑午昌《红树青山》、吴湖帆《墨竹》、吴昌硕1906年《古艳》、罗振玉《书法一堂》、《甲骨文立轴》、汪琨《紫藤小鸟》、以及1975年谢稚柳《松鹰图》等等,所用纸皆为“乾隆二十七季三月奉敕臣周尚文敬造刻画笺”。

 

 

    宗教剪纸有清一代所留存下来的不比皇家剪纸多。在海量的民间艺术中,只发现屈指可数的几件佛牌、符牌和幡胜,以现时代眼光分析,其价值远不于皇家东西值钱,所以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我曾对多位收藏研究剪纸的朋友说过,不要一味去追寻民间剪纸,要纵向发展,收集与剪纸相关的各门类艺术。

    中国的艺术分四个等级,一曰皇家艺术,二曰宗教艺术,三曰文人艺术,四曰民间艺术。

http://s9/mw690/002HsGurzy6MvhPoD7G88&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