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神州】熱力四射,自作自受?
(2013-08-04 14:43:15)
标签:
休闲 |
分类: 生活 |
欄名:中國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呂成2日報道》《熱評神州》專題今日名副其實,因為最近一段內地最「熱」的話題,就是關於「熱」的話題。全國各地近日屢創幾十年來的氣溫新高,攝氏30多度的天氣已經不能成為大家「喊熱」的「資本」,因為40度的氣溫顯示已經在多個地方的溫度表上出現。
*高溫天氣覆蓋三分之一國土*
在被曬得滾燙的地面上可以煎雞蛋,用浴室水箱裡的水可以沖咖啡,這早已不是離奇的傳聞。更為駭人是,浙江寧波高速公路旁一塊10米高的廣告牌,在高溫下發生自燃,需要消防趕到現場進行撲救才控制住火勢。而在據說刷新140年來高溫紀錄的上海,當地的疾病控制中心表示,今夏以來非職業性中暑死亡患者已有10餘人,其中室內中暑患者佔30%以上。更有好事者為了印證「中國比非洲更熱」的說法,專門訪問了在浙江足球隊踢球的非洲外援,並且得到了「這裡實在太熱了,比我老家都熱」的回答。
如果看一下氣象部門的統計,截至7月29日,全國有43個市縣日最高氣溫超過攝氏40度,53個市縣出現極端高溫天氣。高溫天氣覆蓋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的19個省(區、市),覆蓋面積達到317.7萬平方公里,即接近於中國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中國氣象局已經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II級應急回應,也是有史以來氣象部門啟動的最高級別的高溫應急回應。
*高溫下的慌張應對*
如果不是新聞的提醒,大家往往忽略了高溫天氣亦是一種災害,同暴雨洪水甚至地震海嘯一般,會對民眾的生活乃至生命帶來威脅。而從近些年的天氣演變來看,這種天氣災害發生的機會已經愈來愈高,影響範圍愈來愈廣,強度亦不斷增大。因此,對於高溫災害的應對措施也應該成為一種常態。但實際上,各地不斷有高校學生在放假之前投訴學校宿舍沒有安裝空調,並且在網絡上show出自己睡在屋頂上,睡在泳池邊等各種無奈之下的應對措施,一些學校甚至爆發激烈的學生抗議活動;而一些地方如環衛工人等必須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員,也並未按照規定獲得高溫補貼等應有的福利。
之前亦有傳聞說,前兩年在實際氣溫達到攝氏40度時,氣象部門卻永遠只報39度,只因為根據相關規定,氣溫達到40度時公眾有權享受高溫假。但在今年40度高溫赫然出現之後,大家才發現「傳說中」的規定也只是個傳說而已,實際法規中並無高溫休假的規定。但諷刺的是,氣溫年年增高,原因似乎並非是人類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擠滿大街小巷的公車私車不斷排放著廢氣;家家戶戶,辦公寫字樓裡的冷氣空調將清涼留在室內,卻將溫度傳給室外;貼滿建築表面的玻璃墻亦不斷反射著光線。所以,人們需要得太多就會付出代價,自己造成的結果反過來只能自己去承受。
后一篇:【京城札記】賺你身邊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