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与夏言别,静待秋至
(2020-07-22 07:49:07)
标签:
节气大暑与夏言别静待秋至原创文化杂谈 |
分类: 中国传统节日与廿四节气 |
立秋虽接踵,秋凉却尚远
无风,无雨,无惊鸿照影
唯看绿荷叶碧,生许清凉意
此时节,
若荡一叶扁舟,溪上而眠
或寻一片竹林,山畔品茗
可消这苦夏溽暑
抵一席清梦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一年中最是难熬的酷暑
经常是一会阳光火热,
一会倾盆大雨,俗称“开水雨”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
萤火虫我们叫 “耀夜”,
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
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
大暑,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
如广东的烧仙草,绿豆汤
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
比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
在福建莆田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
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十多味中药熬煮成的三伏茶,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而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这个时候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与潮汕话的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别的地方厨房调料一定是琳琅满目,但在潮汕,厨房一般只有三件,酱油,鱼露,味精,后来吃鱼露的改成盐,什么东西都能够用这三样,或者其中的两样就搞定,所以潮汕人的调料简单,因为食材新鲜丰富之故。海鲜要吃本港的,才够新鲜;蔬菜要吃时令,刚摘割下来的。只需要一点盐与味道,清而鲜美,淡而有味。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天热,宜静不宜动,宜内不宜外。
就象杨万里诗的《暮热游荷花池上》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就连生于盛夏的荷花都觉得热,更何况是我们呢?
所谓物极必反
暑热已是极致,秋天还会远吗?
当你觉得酷热难耐的时候,
再忍忍,熬过去,便会是一个凉爽的秋。
白日最高温时,不宜室外活动,
但也不宜整天都呆在空调房里。
傍晚时分,是红霞满天的最美时候,
这时,大地虽依旧有余热,但室外有风
特别是到晚上
可以在室外看夏夜的星空
这时
我会把露台清洗一遍
烧上一炉火红的炭
煮上一壶清清的水
冲泡工夫茶
身旁是火热的红泥小火炉
炉上是正沸的水
冲泡出来的茶是烫嘴的
哪怕 是一年中至热
也可以用一杯烫嘴的工夫茶解暑
心静,火红,水甜,茶香,汤烫。
夏天,最是解暑的莫过一杯热热的工夫茶
冬天,最是暖胃也莫过于一杯茶烟氤氲的工夫茶
秋日,解燥降热依旧是那一杯茶
春天,袪湿暖心还是那一杯茶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不可无茶
热时解暑,冷是暖身
心烦时,静心;意冷时,暖意。
怎样都觉得热,不如任热气横行
大汗淋漓过后,周身舒畅
大暑,当如夏花
白日高温炙烤下
夜晚一朵茉莉飘香来
天心月,月清凉
月色满庭院
对坐待风来
夏将逝,秋已近
愿你
如夏花静美
如夏风轻盈
如夏雨淋漓
盛夏炎炎
靜待秋凉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22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