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无间行者》视听语言分析
(2011-01-08 19:37:37)
标签:
杂谈 |
《无间道》
画面造型
刘德华一开始上天台,先后用了虚镜头、玻璃反射画面、人物特写、主观镜头来还原现场,铺垫见面前的紧张氛围。
前期对话的过程,是固定镜头下的近景和特写。固定镜头稳定的画面给人一种暴风雨之前的短暂静谧的感觉,而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能充分表现角色的复杂心理。适时的插入全景,起到放松神经的作用,避免了长时的压抑,同时,还能留给观众部分思考的空间。
中间一段白云的镜头,或许是在预示着后面情节的曲折和突变转折,引人想象。
梁朝伟中弹后,出现了一组黑白镜头,一个是角色的反应,一个是回忆的镜头,既反映了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也揭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因。无色彩的表现,更加震撼人心。
电梯成了另一个重要“道具”。故事的高潮大部分是在电梯里完成的。梁朝伟中弹、谜底的揭示、林家栋身亡等一系列镜头都是在电梯里完成的。电梯狭小的空间里,制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在电梯下降过程中,画面近乎黑色,暗示沉重,电梯显示楼层的数字特写,和现场警察警惕的画面,给观众制造了期待的心理。
刘德华走出电梯之后,又是大量的特写镜头。表情、警官证、电梯里倒下的两个人,影片用细节表现了强烈的反差,表现了故事的最终结局。
在阐释梁朝伟最终结局的时候,画面选择了香港紫荆旗和国旗,从飘扬的旗帜摇至墓碑,似乎是在暗示正义终将伸张的理念。
两个女人的眼泪,墓碑上的照片和刻字,刘德华的表情,在场警察庄严的敬礼,昭示了故事遗憾又算是“圆满”的结局。
影片最后用闪白,回到故事开始的画面,并黑白处理,前后对比,再次引人思考。用刘德华抬头望的面部特写结尾 ,加以佛语字幕,给观众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令人意犹未尽。在不轻松的情境中结束影片。
声音
影片片段从刘德华进入大楼、林家栋背影出现开始,紧张的音乐渐起,渲染了故事情节向高潮过渡的紧张气氛。
两人对话的时候,完全是现场音效。影片用含蓄的台词,将两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暴露给观众,台词的力量支撑着情节的发展。
讲完台词,音乐恰到好处的渐渐起来,呼应台词内容,给人紧张的感受,并逐渐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之后电梯开门声的加入,观众正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又是一声枪声,不觉立刻调动观众的情绪。局促的音效震动着观众的神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之后《再见警察》悲伤的曲子响起,伴着电梯的响声,极度渲染了故事情节悲壮的发展。曾志伟的画外音和之后林家栋的台词,揭示了故事发展的具体原因。
电梯下降过程中,电梯滑动声中伴着几声枪响,使原本以为故事结束的观众再次绷紧了神经。电梯的开门声处理的也很巧妙,清脆的声音,伴着带有些许诡异的音乐,将故事推向另一个高潮,加上刘德华的一句“我是警察”,震撼着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造成了强烈的反差。
葬礼上民乐声过后,是一段近乎无声的现场画面,无声蕴含了丰富的画外信息,并让人沉痛。
伴随着庄严的音乐,结尾用刘德华“我想跟他换”的台词结束全部内容,揭示了人物的复杂心理,并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剪辑
片段刘德华上天台一段,剪辑节奏相对比较快,符合逐渐紧张的剧情需要。大量的特写镜头,制造压抑氛围。而两人对话过程中,节奏相对慢了下来,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梁朝伟中弹时,先是声音转场,接黑幕,制造了悬念,人物反应上做了慢动作处理,并进一步回放了中弹的具体过程,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之后插入了两个开始的画面,做黑白处理,揭示故事发展原因。
梁朝伟躺着的画面不时出现,奠定结尾的悲壮色彩。电梯下落、数字特写和现场警察的画面伴随着枪声交替出现,再次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电梯开门后,是刘德华警官证的特写,之后是刘德华的表情以及电梯里倒下的两个人,对比剪辑,用反差强化故事情节,使故事走向了最终的高潮。
结尾用重复蒙太奇,再次使用开始的画面,前后对比,引人深思,使影片在深沉、回味中悄然结束。
《无间行者》
画面造型
片段是以全景、中、近景为主,重在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过程,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直白的展现在荧幕中。
画面直观的表现了故事的全部进展,可谓简洁流畅。更多的暴力画面充斥其中,打斗、血腥,制造了不错的视觉冲击力。
镜头中记录的都是“故事情节”,没有多余的“写意”镜头。相对开阔的景别处理,也不至于使观众感到压抑,紧张。
结尾处的处理也是干净利落,主人公倒下之后摄像机摇向了窗外,至此影片结束。
声音
两人楼顶见面之前同样有一段逐渐紧张的音乐,渲染即将紧张的剧情。
直白的语言对白充斥着大量粗口,直白的反应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打斗声、喘息声等现场声配合台词,还原了真实的现场效果。
之后利用警官的描述,还原了另外一个“真相”,背景音乐是葬礼中使用的曲调,令人感伤。
葬礼的枪声和牧师的语言,表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主人公中弹倒地,也是短暂的无声处理,再次把观众引入思考,之后,舒缓庄严的音乐响起,影片在不算轻松的基调中结束。
剪辑
楼顶两人打斗场面剪辑节奏较快,与激烈的画面内容相呼应。
剪辑大部分是动作点的处理,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之后从电梯现场到警署以及葬礼中都用了声音转场,伴随着大量的运动镜头,动静结合,表现葬礼的庄严肃穆。
两者比较
《无间道》中对白、画面等各因素都相对含蓄委婉,注重画面外的“意蕴”。台词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画面唯美,色彩清新厚重,一些镜头的运用,通过对比、联想等表现画面外的特殊含义,能给观众更多思考和联想。这也符合东方人含蓄的特点。
《无间行者》对白、画面直观具体,没有多余的画面信息,行文简练,对白充斥的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直观再现主人公内心。画面也是简单的交代故事发展状况,相比而言,没有写意的东西,这也更符合西方观众“直”的特点。
《无间道》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激烈挣扎以及宿命论,甚至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文艺气息重,而《无间行者》着重再现的是现实世界城市生活的黑暗状态和各人的情感表达,各种技术的运用都朴实无华、返璞归真,有真实记录般的效果。
总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部影片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两者无所谓好坏,适合观众的就应当算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