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古河中心小学 爱眼护眼活动方案、总结

(2011-06-22 16:44:19)
标签:

德育

健康

教育

杂谈

分类: 健康教育

古河中心小学2010年爱眼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去掉眼前的玻璃,还你一个明亮的世界                      

    二、活动背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中最宝贵的感觉器官,如果没有眼睛,我们的面前将会是一片黑暗。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边戴上眼镜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资料调查表明,中国学生近视病发率在全世界的排名,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而大学生高达76.74%。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近视病发率的上升之快,已到了全社会必须关注与采取措施的时候了。201066日是第15个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

三、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激发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眼睛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也要关注别人的眼睛健康,做好宣传,让每个人都学会保护眼睛的措施,共同关注心灵的窗户。

四、活动步骤:

1、宣传阶段:通过广播、班会、校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近视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对青少年的危害。

2、行为巩固阶段:

1)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利用班队会时间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以“去掉眼前的玻璃,还你一个明亮的世界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近视对青少年的危害。

2)利用眼保健操时间由值周教师对各班学生加强眼保健操及正确读书、写字、用眼姿势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量化考核中。

3、 活动反馈阶段:

1)保健教师于6月底对全校爱眼日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2)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将“爱眼护眼”的实践、体验的收获进行整理。

                                         

古河中心小学

                                          201063

 

 

 

 

 

 

 

 

 

 

 

 

 

 

 

 

 

 

 

 

2010年古河中心小学 爱眼护眼活动总结

    201066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 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为全面提高我国居民眼健康水平,为降低学生的视力不良率、控制新发病率,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有关要求和上级部门布置得有关内容,我校认真开展爱眼宣传周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大爱眼、护眼宣传

    我校在531日全校集体朝会启动了“2010年爱眼护眼宣传周活动并向学生大力宣传爱眼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正确保护好眼睛。在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爱眼护眼专题知识讲座,并利用健康教育课向学生播放了爱眼护眼VCD知识片。同时在学校卫生宣传栏刊出了心灵的窗户,我的眼睛宣传专刊。我校利用多渠道宣传爱眼护眼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知道6

6日是国际爱眼日,明确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二、落实爱眼、护眼实效性

    为了让爱眼、护眼更有实效性,我校德育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

学生真实体验眼睛的重要性,引起师生对眼睛保护的重视。

爱眼周期间对学生读写姿势、眼操动作进行检查,对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和做操动作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姿势,还对班主任进行了眼保健和眼操的再次指导,以更好的规范学生的动作。

三、构建平台、全员协助

积极与家庭、社会沟通协调,通过家长会、互联网、家长告知书等形式,传播眼保健知识,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知识,提高青少年的防盲治盲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进行、紧密配合是各种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发挥学校健康教育阵地的作用。建立了一支学生健康教育宣传队伍,在学生及家长中展开更为广泛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新的眼保健操学生高低年级学习互助活动等。

总之,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加强爱眼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做好了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爱眼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古河中心小学

                                           2010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