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后如何帮孩子重建“心灵家园”

(2013-04-24 15:24:24)
标签:

点灯的心

文字文学

情感杂谈

地震治愈系

365

校园

分类: 教育资讯

震后如何帮孩子重建“心灵家园”

震后如何帮孩子重建“心灵家园”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看到身边有人极度悲伤,想去安慰,却不知该怎么说、怎么做——说少了,起不到什么效果;说多了,就像揭人家伤疤,又怕好容易平复的情绪再被刺激到。这个时候,面对正身陷危难之中或者刚刚得救还惊魂未定的孩子们,老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镇定,成年人应该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们围在怀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安慰——而且越早越好。要反复对他们说“没事了没事了”、“现在安全了”、“总理来了”、“解放军已经到了”等,安抚孩子们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至于那些很小的孩子,老师、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要抱在怀里进行安慰。

  紧接着要告诉孩子,这几天在他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做噩梦、在梦里哭泣等,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完全不必惊慌。

  此外,灾后心理重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鼓励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舒缓情绪。可以哭,也可以倾诉,甚至有空就说。“大家有时候不忍触碰孩子的心理创伤,觉得是在刺激他们。恰恰相反,这种‘再体验’的过程,其实是对创伤事件的脱敏过程。否则,今后他们很可能终身陷在心理阴影当中——听到‘地震’这个词,或者遇到类似的摇晃,就会反复发作。”方新解释道,“在一遍遍倾诉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事件的敏感情绪会慢慢降低,恢复平静。对于那些特别小的孩子,如果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也可以采用画画的方式。”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遭受严重精神创伤的人,帮助他们重塑心灵,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在地震期间和震后,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灾区孩子们来说,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对于灾区的普通儿童青少年来说,主要问题来自安全感的大幅降低。他们在地震期间和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很关心自己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同时会担心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父母、亲戚、同学、老师等,会表现出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一系列行为。

  其中,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休克,其表现是发呆、反应迟钝、精神麻木、记忆丧失,甚至昏迷不醒。处理情感休克的关键是鼓励其宣泄,让他尽量哭出来或说出来;同时,采取接受性和包容性语言,例如:“你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不要怕”等,一边安慰一边引导,引导者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可以通过轻抚身体、拥抱等方式来增加其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其情绪体验过程,慢慢抹去心灵的创伤。对此,心情正常的家长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反之,也许很多儿童青少年目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身体伤害,但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在他们今后的心理上很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也就是心理危机),有些人甚至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针对亲人受伤或去世,尤其是失去多位亲人的青少年,主要问题来自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往往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有些孩子会出现精神崩溃,其表现是惊恐万状、哭闹不止、行为盲目冲动、伤人或自杀。

  处理精神崩溃的方法是先使其安静下来,然后鼓励其宣泄,引导他们转移关注点。例如,“如何去帮助受伤的亲人更为重要。”同时,政府、学校和其他家人、朋友等要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熟悉的、家庭般的归属感,从心理上填补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大火中,一位学生的所有家人都罹难了,结果这位学生在一个月后也跳楼自杀,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教训。

  第三、针对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的青少年。他们很难面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和未来的残疾,有的孩子会产生“为什么是我?”之类的痛苦反诘,甚至出现怨恨、敌意和愤怒。很多孩子未来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一种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几天内,是接受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他们也是优先应该得到心理帮助的孩子。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告诉他们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解开其心中一直悬而不决的那些疑问,甚至包括帮助其分析为何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他们知道真相后的第一反应会很痛苦,但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旁边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错过这一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虽然还有远期的补救治疗,但是效果远远不如在应急阶段进行的心理危机干预。

  第四、对于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在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物质援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让他们熟悉和信任的人与他们保持对话等方式,让他们及时了解救援工作的进展,树立自己求生的信心。

  另外,必须提出的是,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由于人员不足和救援难度问题,常常出现一些非心理专业的人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他们处理这些问题往往会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这是不利于心灵康复的。的确,让受伤害的人再去诉说令他伤心的事,这好像很残酷。(有人称之为“痛苦工作”)但研究表明,只有“痛苦工作”才能医治精神创伤。那些没有经过“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当然,“痛苦工作”必须适度,要掌握好分寸,而且必须以同情、理解和关爱为前提。

  此外,建议灾区的学校尽快采取措施,重新组织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尽早恢复教学,这对于学生心理的安定和团体辅导的开展都很有意义。而对于高三考生来说,大家一定要相信国家和政府,一方面安心等待有关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另一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复习和准备有关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让我们共同祈祷,地震灾难尽快结束,孩子们的家园和心灵早日重建!

震后如何帮孩子重建“心灵家园”

【相关阅读】震后实用心灵手册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是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我们怎样帮助自己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快地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我们要: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积极康复的保证。

  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我们不要: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