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孤独

标签:
点灯的心草根名博校园视点世界自闭症日休闲育儿杂谈哲理亲子文化 |
分类: 父母必读 |
孩子,你不孤独
——写在“世界自闭症日”
“自闭症”的全名是“幼儿自闭症”,它是由于先天脑部功能(包括语言、认知、知觉、行为、人际关系等)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
自闭症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特征,是在多种基本心理功能的发展上发生障碍,例如人际关系、注意力、知觉、现实感、动作、语言等方面。
自闭症儿童从幼儿时期起,便可能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乏反应、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不会像一般儿童模仿学习,有百分之五十的自闭儿不会说话或答非所问,或只会像鹦鹉一样的模仿说话。
自闭症儿童有时候会有自伤行为(如撞头、咬手),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时词句内容乱七八糟、怪腔怪调、“你”、“我”、“他”代名词分不清楚、不和别人一起玩。
自闭症儿童玩玩具也有奇特固定的玩法,喜欢转圈、玩手,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很迟钝(充耳不闻或视若无睹);有时非常敏感(尖叫、哭闹、跳跃、奔跑),会以行动表达基本需求,或用肢体反映情绪。
这些特征会随着年龄、智商及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约为每一万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5比1。
也因此,自闭症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耐心以及爱心地开导和照顾。通常儿童专家会建议:
首先家人应有心理准备,去迎临这个不同于平常人的自闭儿,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共同面对问题。
二、实用与生活化的原则
自闭儿在抽象理解和弹性运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难,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尽量透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同时把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互动关系上,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三、反复练习原则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花费时间有耐心地养成,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
四、多变、多样化的安排
自闭儿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用药的原则
自闭儿与自闭儿彼此之间个别差异相当大,也许某甲的增强物,却是某乙的反增强,所以在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孩子问题时,要针对“个人”,这时,“个案记录手册”或父母的记录及提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人总以为自闭儿无感情、没反应。但是与之相处,妳会发现他们天真、单纯、敏感,以“心”与人相交。真诚的待他,将赢得他的注意及信赖。固定模式的教法,且坚持你的原则,最后妥协的会是“他”。
因自闭儿固执性强,所以经过矫治,且持续不断被教导约束的自闭儿会有较明显的配合意愿,也较能接触不同事与物、场合与人。早期未矫治者或未能持续教导者,在青春期及其后都有相当大的偏差行为,通常被关在家里(或某处),外界对他们的现况是一无所知。目前一般看得到的自闭儿、或能参加外界活动的,多半是学龄儿童。这些家长,较能面对事实,也较坚强,努力挣扎,只想给孩子多一点的学习机会。
为自闭儿设计任何学习课程或游戏,均应以具体、感受明显、刺激强烈为宜,强调自然环境中实用性的教材,且重复的由浅入深,并尽量将步骤划分得细小,一点一点往上加。抽象形容的东西,自闭症患者通常不容易了解。简单的指令、口语、配合表情动作,会让他们较能进入情况。同时自闭症儿童缺乏主动性,最好采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督促指导。功能高的自闭儿可小班小队辅导,尤其混入正常儿童,将可加速自闭儿的成长与进步。
与自闭儿相处是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经历,自闭儿的表现,经常会让参与者产生挫折、茫然之感。但是想想:自闭儿家人成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精神是多么痛苦与疲惫,有机会让他们休息、喘口气、调适一下心情,他们将会感激不尽,有实质的鼓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