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你不孤独

(2012-04-02 23:55:28)
标签:

点灯的心

草根名博

校园视点

世界自闭症日

休闲

育儿

杂谈

哲理

亲子

文化

分类: 父母必读

孩子,你不孤独

——写在“世界自闭症日”

孩子,你不孤独

    此图为孤独症常见“症状”表现。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这些星星的孩子,然后接纳和帮助他们更好成长!尽管“世界自闭症日”一年仅此一天,但教育和成长则不是一瞬而是伴随一生的事。让我们一起祝福天下的星儿们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更要祝福每一位长期陪伴他们左右的星爸星妈们!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自闭症儿童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有报道: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每156个美国儿童中就会有一人患有自闭症。这样高的比例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为此美国卫生部呼吁公众加强对这种病的关注。在中国,如果按儿童人口计算,据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儿童人口数量为2亿9千万左右,占总人口的22.89%。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千分之6强。而且不能否认,还有许多自闭症儿童没有被发现、诊断,更说不上治疗。中国的自闭症儿童患者人数和治疗矫正方面都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
    有时候,我们看着别人不说话或不笑不吃时,常会戏称:“你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啊?”或是“你有自闭症吗?”其实,大家都误解“自闭症”的定义了。
  “自闭症”的全名是“幼儿自闭症”,它是由于先天脑部功能(包括语言、认知、知觉、行为、人际关系等)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
  自闭症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特征,是在多种基本心理功能的发展上发生障碍,例如人际关系、注意力、知觉、现实感、动作、语言等方面。
  自闭症儿童从幼儿时期起,便可能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乏反应、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不会像一般儿童模仿学习,有百分之五十的自闭儿不会说话或答非所问,或只会像鹦鹉一样的模仿说话。
  自闭症儿童有时候会有自伤行为(如撞头、咬手),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时词句内容乱七八糟、怪腔怪调、“你”、“我”、“他”代名词分不清楚、不和别人一起玩。
  自闭症儿童玩玩具也有奇特固定的玩法,喜欢转圈、玩手,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很迟钝(充耳不闻或视若无睹);有时非常敏感(尖叫、哭闹、跳跃、奔跑),会以行动表达基本需求,或用肢体反映情绪。
  这些特征会随着年龄、智商及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约为每一万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5比1。
  也因此,自闭症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耐心以及爱心地开导和照顾。通常儿童专家会建议:
    一、建立适合矫治的环境与气氛
  首先家人应有心理准备,去迎临这个不同于平常人的自闭儿,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共同面对问题。
  二、实用与生活化的原则
  自闭儿在抽象理解和弹性运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难,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尽量透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同时把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互动关系上,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三、反复练习原则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花费时间有耐心地养成,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
  四、多变、多样化的安排
  自闭儿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用药的原则
    如果自闭症患者有相关的疾病,就需要用药物治疗,必须请医生做适当的安排处理;如果孩子有情绪不稳、注意力太短及活动量过大的行为而影响他的学习时,也可以考虑请医生使用药物。
    要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之前,先要了解他的行为背景与动作语言是何意义?细心的观察、耐心的探询,有时还要动下脑筋,加上灵感。某次郊游,一自闭儿在午餐过后不久,忽然四处奔跑,又跳又叫,又哭又闹,急得义工阿姨,不知如何是好,原来他要上厕所,但环境陌生,又无法用语言表示,只得又跑又跳,又哭又叫。

孩子,你不孤独

    如何与孤独症儿童患者相处

  自闭儿与自闭儿彼此之间个别差异相当大,也许某甲的增强物,却是某乙的反增强,所以在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孩子问题时,要针对“个人”,这时,“个案记录手册”或父母的记录及提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人总以为自闭儿无感情、没反应。但是与之相处,妳会发现他们天真、单纯、敏感,以“心”与人相交。真诚的待他,将赢得他的注意及信赖。固定模式的教法,且坚持你的原则,最后妥协的会是“他”。
  因自闭儿固执性强,所以经过矫治,且持续不断被教导约束的自闭儿会有较明显的配合意愿,也较能接触不同事与物、场合与人。早期未矫治者或未能持续教导者,在青春期及其后都有相当大的偏差行为,通常被关在家里(或某处),外界对他们的现况是一无所知。目前一般看得到的自闭儿、或能参加外界活动的,多半是学龄儿童。这些家长,较能面对事实,也较坚强,努力挣扎,只想给孩子多一点的学习机会。
  为自闭儿设计任何学习课程或游戏,均应以具体、感受明显、刺激强烈为宜,强调自然环境中实用性的教材,且重复的由浅入深,并尽量将步骤划分得细小,一点一点往上加。抽象形容的东西,自闭症患者通常不容易了解。简单的指令、口语、配合表情动作,会让他们较能进入情况。同时自闭症儿童缺乏主动性,最好采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督促指导。功能高的自闭儿可小班小队辅导,尤其混入正常儿童,将可加速自闭儿的成长与进步。
  与自闭儿相处是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经历,自闭儿的表现,经常会让参与者产生挫折、茫然之感。但是想想:自闭儿家人成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精神是多么痛苦与疲惫,有机会让他们休息、喘口气、调适一下心情,他们将会感激不尽,有实质的鼓励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