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2010-09-22 06:55:33)
标签:

点灯的心

新浪教育

教育博客

草根名博

视觉治疗

百合花

近视弱视预防

分类: 专家支招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预防近视发生

  我国已成为近视大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岁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73%,广州地区儿童视力低下的患病率为22.3%,其中屈光不正(占94.9%)和弱视(占1.9%)占了绝大部分。近视除了带来生活、工作的不便,甚至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青少年视觉处于发育期,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将导致更为严重的视觉损害。近视患者的年龄也呈越来越小的趋势。另外,城市儿童比乡下儿童更多和更早地患上近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做户外活动的时间太少,这是造成幼儿视力不良的外界原因,受后天影响较大的近视尤其如此。在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如果总看近的事物,睫状肌长期紧张,晶状体就会处于“凸”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近视。日常生活中,过于挑食的儿童如果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也会导致近视,如缺钙和铬,就会影响眼球壁的正常生理功能,其韧性和成形性发生改变,使眼球伸展,前后径增大,导致近视和助长近视度的加深。另外,如果长期嗜甜食,使血糖增高血浆渗透压上升,也会使眼球水晶体和房水渗透压上升,使水晶体屈光度增加,同时,还会消耗掉大量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不足也会造成视力减弱。

 

怎样早发现儿童近视?

 

  对于儿童近视眼,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便得到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及早就医;其次,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患近视眼的儿童常常有以下表现:

  看远处的物体时经常眯细眼睛,否则就看不清楚;

  看书和看电影、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尤其是看电视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看物体时容易产生紧皱眉头现象;或者有歪头视物;

  性格和情绪发生变化,比如情绪急躁,与小朋友之间关系变得不融洽,行动和思维能力减退、学习缺乏耐心,学习成绩下降等。

 

日常如何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

 

  正常小孩的视觉发育主要靠“看”,而这种视觉训练要靠成人来帮助。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可以用各种色彩鲜明、背景对比清晰及反光良好的玩具,从上、下、左、右各个位置由远及近移向眼睛,训练孩子追随及固定目标的能力。随后在1岁左右,应把玩具放在他们周围,让他们观察、寻找,并逐步引导孩子注意周围的事物,如人、家具等;到2~3岁时,应让他们看各种彩色的图画,先是看单一色彩的图,然后看彩色线条图,进一步再看较复杂的图,接下去是练习描图及画画。可以在室外多做瞄准的游戏,进行球类训练,均有助于训练双眼视觉、运动视觉、手眼协调等视觉功能。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及早发现和预防弱视

 

  弱视是怎么回事?

  弱视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也就是说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

  弱视有什么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这将直接影响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影响个人前途。另外,弱视常引起斜视,从而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

  弱视可分成哪几种类型?

  弱视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弱视?

  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在儿童第一次查视力前,家长应教会孩子识别视力表,尽量避免检查视力时的误差。儿童应每隔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视力,若发现视力低于0.8~0.9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医生对视力不好的孩子在做散瞳验光检查后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孩子患了弱视怎么办?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很多家长首先想到通过药物治疗,但至今,尚无行之有效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康复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平时让孩子多做精细工作,如:穿珠子、描画等。家长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让孩子配合训练,不要怕麻烦而影响训练效果,最终导致训练失败。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总之,弱视治疗越早越好。但须提醒的是,只要弱视儿童存在的斜视或屈光参差等导致弱视的因素不清除,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立体视觉,没有坚持进行巩固治疗,那么弱视都有可能复发。

  早期发现,3岁以前是关键。小儿应分别在出生时、6个月时、1、2、3周岁时进行包括眼部在内的全身检查。儿童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解剖及功能的发育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3岁以前是儿童低视力防治的关键期。定期查视力。家长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m远处让孩子识别。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很有可能是弱视。平时注意观察。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弱视儿童往往还有其它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遮盖试验: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哭闹不安或撕遮盖物,则说明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使每个孩子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社会、学校、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专家特别提醒:

  优生优育,尽量减少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的发生。

  教育儿童用眼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视眼等眼疾的发生。

  家长、幼儿园、学校及全社会重视儿童眼睛的保护,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合理营养,保证小儿眼的各项功能的正常发育,预防营养缺乏性眼病的发生。

  加强儿童视力及眼健康状况的检查和监测,建立儿童视力及眼保健档案,及时发现眼健康异常,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眼健康。

  可分几个阶段做重点项目的诊察:

  (1)出生~3个月:早产儿或有猫眼、牛眼、眼皮下垂者,要在出生后尽早求诊。

  (2)3个月~1岁:发现有斜眼、泪眼、眯眯眼者要及早诊治。

  (3)1~3岁:请医生做一次简易的眼部及视力检查。

  (4)3~5岁:视力检查(裸视在0.6以上才算正常)。

  (5)上小学前:检查视力并检查有无屈光不正或斜视、弱视。

  (6)学生时期(6~25岁):每半年做定期视力检查。

  (7)25岁~45岁:每年检查视力,并检查眼底。

  (8)45岁以上:每半年检查眼压及眼底。(39健康网)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配近视眼镜的5大误区


   专家认为,“眼镜族”应避免一些观念误区,保护孩子的视力须从细节上做起。

  专家谈:误区一:“儿童不散瞳孔就可以配眼镜”

  假期一到,忙坏了家长,许多家长抓紧时间为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可是孩子视力又不好,配眼镜需要到医院散瞳检查,由于散瞳孔后孩子就不能参加各种学习班了,于是一些家长就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了电脑验光配镜。

  专家点评:

  这是非常错误的,临床上低龄儿童一定要散瞳孔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不通过散瞳验光仅仅靠电脑监测的结果配眼镜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许多的危害,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视往往会“欺骗电脑”造成假的检查结果,其次孩子的远视眼,高度散光也会使电脑检查时感到“力不从心”。我们国内各家医院使用阿托品长效散瞳剂的年龄掌握是不同的,一般7岁以上儿童不合并斜视,弱视,远视可以选择快速散瞳剂散瞳,日本米多丽快速散瞳剂一般6-8个小时后孩子的瞳孔可以恢复正常。不影响暑期参加各种学习班。

  专家谈:误区二:“贵的眼眼镜一定是最适和孩子的”

  目前市面上镜架镜片品种很多,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专家点评:

  学生选择眼镜的最主要的前提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10岁以下的孩子配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

  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玻璃镜片易碎,容易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配制的孩子眼镜片度数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屈光度的误差应该在国颁标准的要求范围之内。

  专家谈:误区三:“为了孩子眼睛的美观可以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

  部分家长认为一旦给孩子戴上框架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突出,影响孩子的眼睛的美观,因此给孩子佩戴了隐形眼镜。

  专家点评:

  在选择配戴隐形眼镜时,要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特别需要。学生则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专家谈:误区四:“孩子的眼镜一定要强调双眼度数一致”

  很多家长配镜时为达到美观的矫正效果,盲目追求双眼度数一样。其实这时不对的。

  专家点评:

  每个孩子双眼的屈光度数是不一样的,临床上我们把孩子双眼屈光度超过100度-150度的称之为屈光参差,其中100度以上的散光和150以上的球镜的参差,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双眼影像不等,导致视觉质量的下降,医院的验光师为孩子验光后,小儿眼科医生还要根据孩子眼睛的具体情况试眼镜,每个孩子耐受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北京儿童医院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儿童存在屈光参差应该尽早为孩子配眼镜,专家强调,孩子双眼度数相差范围最大可达100-2000度,年龄越小耐受程度越好,耐受的度数越大。所以,家长盲目追求双眼配镜度数一致是不对的,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双眼视觉发育。

  误区五:“孩子可以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

  许多的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不好,往往为了省事,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配镜就是配镜,不需要到医院检查眼睛。

    专家点评:

  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验光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北京儿童医院每年要接待近两万例儿童视力障碍的儿童,验光前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的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儿童,许多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患了“近视眼”,有些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时才发现了以上眼病,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家长也因此追悔莫及。以此眼科专家提醒儿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视力有问题,请务必到医院眼科行全面检查,行全面检查后再根据医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眼镜。

 

弱视儿童该怎调理营养?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弱视的疗效由多方面决定的,其中营养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据研究,人参、首乌、枸杞及动物脑等,确有助于人体大脑细胞发育、强壮神经、增强体质、促使心灵眼明等作用。钙、镁、磷、谷氨酸、复合维生素B及B12等,均为益智明目所不可少的物质。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乙酰胆碱,对促进大脑功能、智力发育,增强记忆,改善视觉大有益处。被誉为"智慧酸"的谷氨酸,是人体大脑需要的重要部分,能消除脑代谢中"氨"的毒害,在鲜奶、鲜肝、啤酒中含量较高,富含复合维生素B族成分,这些都是促进人脑智慧的食物。

  弱视儿童必须给其充分的营养,其实最重要的是防止小儿偏食和挑食,食品应多样化,荤素搭配,定时定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含钙食物:虾、海带、大豆、蔬菜、牛奶、花生、橘、橙和蛋黄等。

  含维生素A的食物:猪肝、鸡肝、蛋黄、牛奶、羊奶等。

  含核黄素的食物:牛奶、干酪、瘦肉、蛋类、酵母和扁豆等。

  含铬的食物:糙米、玉米、红糖等,此外瘦肉、鱼、蛋类及萝卜、豆角中也有一定含量。

  含维生素C、B的食物:鲜枣、柑橘、西红柿、马铃薯、肉类、动物肝、肾和乳类。

  碱性食物:柑橘、苹果、海带及新鲜蔬菜等。

  含咖啡因的食物:茶叶、咖啡和巧克力等。

  含锌的食物:牡蛎、牛肉、牛肝、猪肉、蛋类、花生、核桃、土豆、黄瓜、胡萝卜、西红柿、苹果等。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五个食疗偏方对近视有疗效


    1.醒目汤
    主治:近视眼。配方:枸杞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个,蜂蜜1匙。
    用法:将枸杞子、陈皮放在纱布内扎好,然后与桂圆肉一起,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取桂圆肉及汤,并加蜂蜜,当点心吃。
    2.羊肝粥
    主治:肝血不足所致的近视、目昏等症。配方:羊肝一具,葱子30克,大米30克。
    用法:将羊肝切细,大米淘净。先将葱子水煎取汁,加羊肝、大米煮为稀粥。待熟后调入食盐适量服食。
    3.猪肝羹
    主治:血不养肝,远视无力。配方:猪肝125克,葱白15克,鸡蛋1个,豉汁适量。
    用法:将猪肝切成薄片,葱白去须根,切成短节,入豉汁中作羹,临熟,将鸡蛋打破,混匀蛋白蛋黄,入汤内成羹,单食或佐餐服食。
    4.桂杞山萸眼
    主治:近视。配方:桂圆肉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猪(牛、羊)眼1对。
    用法:猪眼洗净加桂圆肉、枸杞、山萸肉隔火炖服之。
    5.菠菜猪肝汤
    主治:血虚视力减退。配方:菠菜125克,猪肝125克,熟猪油、生姜、葱白、清汤、食盐、水豆粉、味精各适量。
    用法: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片刻,脱去涩味,切段,将猪肝切成薄片,与食盐、味精、水豆粉拌匀,将清汤浇沸,加入洗净拍破的生姜、切成短节的葱白、熟猪油等。煮几分钟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及菠菜,至肝片、菠菜煮熟即可,佐餐常服。
    近视眼的中医治疗是被患者们广泛认可的一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此外,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平平提醒广大患者在使用偏方时还需与医生进行商议。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