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浪教育教育博客点灯心语点灯的心百合花感恩教育三八节祝福教育 |
分类: 亲子育儿 |
三八节,为孩子点燃感恩心灯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年迈的父母,他们做了一副箩筐,在一个深夜把父母放在箩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丢弃了。不料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地跟在他们身后,悄悄捡回了箩筐。夫妻俩发现后,问儿子这样做的缘由,儿子理直气壮地说:“留着给你们年老的时候用呀!”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行为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建立无疑会起到破坏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础和重要保证。因此,做父母的,平时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春暖花开时带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园赏花观景;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稀有食物先给老人留出一份等等。用你对长辈的关爱言行,来不知不觉地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使之能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灵。同时,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子女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既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间要多用:“行”、“谢谢”、“对不起”等语言。
其次,要教会孩子说“谢谢”。谢谢是一句单纯平实而又撼天摇地的话,她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谢谢”是说不尽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当父母为你端上可口的饭菜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老师为你讲解题目而延迟了下班时间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同学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出租车司机将你送到家门口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孩子学会了发自内心地对身边所有人表示感谢时,感恩的心态已经渗入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作为父母,在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孩子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要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帮助孩子确立健康的信仰,并经常鼓励孩子为这个信仰去追求、去努力;要让孩子懂得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无论是与家人团聚,还是与伙伴交往,都不能称王称霸,不以“自己”为中心,绝不能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要乐于助人,时刻不能忘记感恩,时常要想到提起自己最感谢的人或事,学会赞美他人与保持微笑,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彼此互动,来培养感恩之心。
再次,选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小孩子,从周岁开始过生日,家长动辄兴师动众,这样的行为,不但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还浪费了物力财力。其实,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了多少辛劳和苦痛。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生日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还可以利用清明节、母亲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集体乃至社会。同时,根据孩子年龄,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做事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范宣传以及访问、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从而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
最后,当孩子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要坦然地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的爱的表达。要真诚地表示感谢,最好能明确地告诉他,你也很爱他,很需要他。这样的环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责任心。在这方面,学校教育要配合,学校在注重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养成感恩这一良好的思想品德,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更加尊重自己。
【延伸阅读】“知恩、感恩、报恩”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