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门与墓志铭

(2009-08-05 08:53:50)
标签:

校门与墓志铭

教育话题

东西方教育差别

教育

校门与墓志铭

 

一位从美国游历归来的朋友,跟我说了这么两件事。一件是:在美国,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学府,都是既没有校门,也没有校牌的。到这几个学校参观的游客们,想找一处有校名字样的地方留个影都是颇为费难的事。另一件是:美国的开国元勋,第三、四任总统杰斐逊的墓志铭上写着“弗吉尼亚法案的制订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三行字,而他从国务卿到总统等所有当过的高官显爵,在墓志铭上却只字未提。这两件事让我感慨良多。
在我国,校门往往被视为一所大学的“门面”。许多大学为了让自己的校门显得与众不同而竞相奢华。比如曾在网络上颇受关注的“聊城大学豪华校门事件”,据称其造价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而网络上公布的其他一些大学校门的造价也令人咋舌:南昌大学校门2000万-3000万;西安文理学院888万;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800万;合肥工业大学校门500万……
再拿墓志铭相比。同为历史名人,在我国,墓志铭却成了炫耀生前权势、地位的看板。湖南平江的杜甫墓碑上堂而皇之地刻着“大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墓”;游历曲阜孔林,孔尚任的墓碑上也赫然写着“大清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其实,杜甫和孔尚任的诗歌与戏剧,曾经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而员外郎之类的官职与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西方社会崇尚实际、不事奢华的社会风气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摘自《新民晚报》作者麻连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