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琐事

(2022-07-07 11:15:18)

 

听到儿子居家隔离结束,母亲很高兴,嘱咐,这个周末,她和父亲要请一下孙儿孙女。并且,她很快就和各位孙辈说好了。

小侄女刚结婚,现在按照乡村风俗,小两口回娘家住几日。侄媳妇加班后,与侄子一起赶回来,小外甥从很远的实习地坐地铁赶回来。快到中午时分,一家人基本聚齐。父母亲忙前忙后,十分开心。

父亲做开场白,一字一句很认真,表达快乐和祝福,母亲照例做些补充,表示感恩的心意。大家说说笑笑,回忆着过去的一些小事。妹妹翻出父亲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父亲是小学校长,戴着红领巾,旁边坐着村书记,后边一帮老太太,多已作古了,照片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我说爹和大爹,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是很帅的,也极有青春的朝气,一转眼,已至暮年。母亲附和着,开着玩笑。每个人都要表达一下,大哥先说了几句,对父母对晚辈一些感恩祝福的话语。孩子们也一一表示,我的侄子,去年刚结婚,对长辈们表示谢意,讲的多的是对弟弟妹妹们的祝福和期待,特别是和妹妹、妹夫开着玩笑,结婚后有酸甜苦辣,有责任义务,更多了各种生活的角色,要多包容理解。他是去年结婚的,媳妇是个法官,总是在旁边笑喜喜的,两人似乎还是在蜜月期。侄女婿也已融入这个家庭,他说是自己的感受,趁年轻大胆做,不要怕失误失败,也别听别人说这说那,到一定年龄就要考虑收敛,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大家回忆着婚礼那天的一些快乐滑稽场面,一群小孩随囗说出的祝福词令人捧腹,有的祝福长生不老,有的祝福更上一层楼,竟然没有一句是落嫌的话。妹妹抓拍堂兄的一张照片,他本来眼小,笑的看不到眼了。一对唱哥的小哥俩,弟弟裤子尿湿了一片,以为是紧张,后来澄清了一下,他在台下就湿了,也不是紧张。大家哈哈笑着。儿子首先给他姐姐姐夫送上祝福,小外甥自然是一幅滑稽表情。我和他开玩笑,说话时要严肃。

母亲很认真地说,类似长辈的点评,说我的外甥和儿子,说话时要把握节奏要清楚,说我的侄女要面带笑容。我在心里好笑。饭菜上的慢,大家也并没在意。父亲只要有一瓶好酒,对饭菜根本就没有什么留意。我说,看到爹喝酒,我就开心。无数次听我爹说,今天很开心,很高兴。于是,他又会控制不住自己,多喝两杯,于是,我的母亲又会埋怨两句。一如既往。哈哈,想来好笑,我觉得很好玩,我喜欢他这样

今天,老人和孩子是主角,我们是陪角。其乐盈盈,希望生活一直这。

 

 

 


昨天回老家参加发小堂兄儿子婚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令人十分开心。

小侄子人高马大,举手投足和堂兄极像,新娘聪明温柔善良,主持人介绍一对新人恋爱经过,可谓天作之合也。

主持人主持的很好,能吹会唱,能歌善舞,忙的大汗淋漓,为婚礼增加喜庆气氛。证婚人是村里书记,四十刚余,青年才俊,气质这块拿捏的很好,讲话很有水平,也是为婚宴加分。堂兄作为双方父母代表致谢,看的出当父亲的有些激动。

老人和小孩很多,小孩子串来串去,眼眼跟着主持人的手转,等待那主持人抛出小玩具,乐在其中。看到这场景,脑子里冒出一句话,生活过的就是人气。

老父亲依然没少喝酒。他说,看着大家族这么多人气,热热闹闹,真的很开心。我在心里发笑,总是有喝酒的理由。

几位堂嫂都是红装,说说笑笑,侍弄孙子好不忙碌,前年刚刚参加二堂哥家侄子婚礼,一转眼孩子已跟在二嫂身后玩皮戏闹了。一辈一辈,繁衍生息。

小侄女发了一张图片,我的二哥在后面一角抽烟,我开玩笑,二哥可能正在想六月份自己女儿的婚礼。二哥是本次婚宴总管,任务光荣。他说,回家后还要一起研究一下侄女结婚时座席安排。这些风俗繁事我们真不大懂,加上有其他事情,我们提前撤了。

我也越来越象父亲,爱凑热闹,喜欢这简单的快乐。

 

唐公子:

母亲节随笔

 

这是第几个母亲节了,还会和母亲一起过多少个节日,想起这,常常会有些愧疚,觉得对于母亲,言语总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行为,只有行为才对得起。

母亲,过去只是依恋,回到那里,可以歇息,可以心安理得地获得一种抚慰,回到那里就安静了,安心了,安全了。那是一种自然而然,那是一种本性。很小的时侯,不太记得母亲多么管自己,是一种自由近乎野性的成长,这于我是一种福气。

后来大些了,觉得母亲聪慧而精明,知书达礼。母亲深藏家世,旧时大户人家后来由于历史原因而遭命运变故。母亲只有初中学历,却有很强的记性,令我等深为佩服,她逻辑清晰,描述一件事情有声有色,写一手好毛笔字,会识谱唱曲,很会写信。母亲本是一名教员,因家里负担中途退出,这是她终生遗憾。在村里做过

会计、接生婆,母亲会裁剪衣服,从小把儿女打扮的干干净净,城里的亲戚也很称赞。改革开放之初大集兴起,母亲还做过面猴到集上卖,贴补家用。母亲有极强的处世能力,和邻居们一直很好,尊崇与人为善、吃亏是福的处世态度,母亲很会说理,也受亲友们尊敬。母亲象一只老母鸡,喜欢把几家孙辈笼在翅膀底下,从小都是走到哪都一起带着。这些,其实都润养了一种家的文化,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后来大了,工作了,结婚了,有时也会觉得母亲啰里啰嗦,好管闲事,母亲聪慧又精明,啥事也逃不过她的眼睛,她自己也说,谁也糊弄不了她。是的,她的记忆力很好。我曾开玩笑,您上年纪了,能不能糊涂一点,把好记性分给我们一些。这是我真的想法,心理又觉得这样想很不应该,如果母亲真的这样,那我们就累了,父母健康,是最大的福报。

八十岁的母亲和父亲,真是欢欢笑笑,吵吵闹闹。也许是因为我是最小儿子,有些任性,有时会为某点琐事与他们理论计较,甚至不欢而散又个自后悔。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对我时,二人高度统一。哈哈,苦笑不得,人生千般模样,这也是我的唯一。

八十多岁的父母,还在种地,还爬山摘槐花。我已多次提醒,菜和槐花市场都可买到,这么大年纪骨头脆,磕磕碰碰咋办。他们答应,也依然如故。母亲有时会发发牢骚,得整天做饭侍候您爹,还有二哥也在那吃中午饭。母亲发誓,后面不让你二哥在这吃了,我也做不动了。我说,人家二哥在这吃饭是陪伴你们,您发誓没有用,过不几天您还得让他来。果然,我说的没错。哈哈,我的二哥顺其自然,怎样都行。我却在心里作为一乐。

母亲还有一件小事比较超前,她把手中积攒的几件小金戒指提前分给儿女,谁买的乎镯还给了谁,给我儿子的是一个圆溜无花的质朴的老件,不知是谁送给母亲的,我在澳门给母亲买的一个精美指戒也忘记送给了谁。我对这些一点不感兴趣,更看重的是母亲用过的老物一生一世保留着母亲的气息。

我的母亲越来越小,却象一束光,温暖地照耀着我们。孩子们都心怀感恩,几个孙辈都受过她的宠爱,也亲近,爱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夏小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