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最美的十大溶洞

(2009-06-02 09:30:03)
标签:

溶洞

本溪水洞

龙宫

喀斯特地貌

中国

旅游

分类: 美景中国

 

                                中国最美的十大奇洞

     以前对于溶洞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金庸武侠小说里知道的,那些主人公总是很倒霉的掉到或误入某个洞穴之中,然后大难不死,在洞中发现了宝物,宝物还是其次,大多数发现了的都是绝世武林秘籍,然后练习成为世外高人。段誉的凌波微步,张无忌的九阴真经全是在洞里练成的,小时候的我常常梦想能突然掉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里,然后找到绝世秘籍,练成飞檐走壁的神功,做除恶扬善的大侠。后来长大了成为盖世豪侠的梦想早被数理化碾碎了,但是对于那充满神秘色彩洞府的向往从来没有改变过。

织金洞 黄龙洞 腾龙洞 龙宫 本溪水洞

芙蓉洞 崆山白云洞 石花洞 玉华洞 梅山龙宫

“溶洞”从“溶”字就可以看出其特点,三点水说明其发育需要水的作用,容字旁说明其洞内要能容纳很多的人。溶洞,地理学称作喀斯特地貌,我国叫岩溶地貌,是石灰岩在水流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洞穴,由于水流的侵蚀和溶蚀在洞内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石钟乳、石笋、石瀑、石花、鹅管等样子,令人称奇,还由于洞内凉爽的温度,新鲜的空气,静谧的气氛使溶洞成为炎炎夏日游人青睐的地方。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除了西南地区是著名的岩溶地貌外,在东北、华北、东南也有少量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使得中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都有神奇洞穴的奇异景观。

 西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桂林山水和路南石林只不过是其地上的杰作,地下也有五彩缤纷的世界令人叫绝。十大溶洞排名第一的就是贵州毕节的织金洞,为什么它能排在第一呢?除了它拥有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的溶洞景观外,还有一点就是它发现的早、开发的早,知名度很大,在中国旅游业刚刚起步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名闻天下了,有“溶洞之王”的称号,2005年的《国家地理》的“选美中国”也把中国最美的六大洞穴之榜首给了这个老字辈。

  除了毕节的织金洞,安顺的龙宫也是贵州溶洞的代表和荣耀,因为安顺龙宫是中国首批 5A级景区中唯一的一处溶洞景观。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定海神针是从东海龙王的龙宫中借来的,安顺龙宫的景致相对于神话中的龙宫毫不逊色。其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有“中国地下瀑布之冠”的龙门瀑布。

 芙蓉洞是所有入围十大溶洞中荣誉级别最高的溶洞,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芙蓉洞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唯一的溶洞型世界自然遗产。巨型石瀑布,珊瑚瑶池,“生命之源”,石花之王,牙晶花石为芙蓉五绝,是世界洞穴景观的稀世珍品。

 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一个5A级景区,一个最美奇洞之首,西南地区的溶洞不仅数量多,质量品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难以匹敌的。

 说起东北地区的溶洞,本溪水洞永远都是老大。本溪水洞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独特的水旱两洞,中国大多数的溶洞是走着欣赏,而本溪水洞则是坐船游览。 唯一性决定了本溪水洞无论是专家的评选还是大众的品选都会榜上有名。

  华北地区也有两处溶洞景观入围,华北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不多,入围的两处也是最有名的两处,即北京房山的石花洞和河北邢台的崆山白云洞。由于北方地区的岩溶景观很少,所以这两处在北方很受欢迎。

  华中的两湖都有溶洞入围,均在各省的西部,即鄂西和湘西。鄂西的是利川腾龙洞,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溶洞,大到直升飞机可以在洞口盘桓,大的可以在洞内搭建舞台进行表演,而且设置的洞内激光表演更是国内首创,令人如入仙境。湘西的溶洞是张家界的黄龙洞,张家界名闻世界,黄龙洞也是游张家界必游的一处溶洞胜景。湖南娄底的梅山龙宫有“亚洲最美的地质博物馆”之称,是国家级重点名胜区,但是知名度不如西南地区的溶洞响亮。

  福建的玉华洞是离海洋最近的溶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其与其他溶洞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海洋区位,二是地质背景,三是其文化内涵,其洞口有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这在所有的洞穴之中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的溶洞景观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貌,要排出最佳的十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网友们排出的前十有久负盛名的芦笛岩,和河南栾川的新贵鸡冠洞,但是最后都落选,同时《国家地理》评选的六大最美洞穴之一的丰都雪玉洞成了唯一的一个未能入围的最美溶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