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期卷首语——六月,释放的季节

六月,像绷紧的琴弦,在骄阳与雨水的更替中拉开序幕。此刻,最为欢实的是田间地头的农作物,以及满脸汗水后的笑脸。有光合作用与雨水的滋润,植物们每天以日新月异的姿态积极生长。夏天,给四季提供了最炽热的养分,成为春华秋实由稚嫩到丰盈的桥梁。
2024年《问津文艺》夏季号组稿已完成。小说看台周娴的《青花瓷》,以一对尘封的青花瓷瓶,让整个文化园区骚动不安,有人想探寻它的来历,有人想用它换取利益,各色人等轮番登场,让青花瓷瓶的身世越发扑朔迷离。直到有一天,在园区打工的贫困生小涂得到了一份巨额资助,青花瓷瓶的真正价值才得以彰显。田友国的《随即说谎》,出海的男人们习惯于向家人报平安,在家的女人也习惯向海上作业的男人报平安,无关危险与病痛。善意的谎言是对爱的告白,不能相守的日子,对爱情最大的呵护是让彼此放心。王建宁的小说《破茧》写了看守所警察的困惑,身陷“囹圄”其实是作茧自缚,当有天醒悟了,就是破茧突围之日。
散文世界栏目,严辉文的《缓缓跑过红旗街》,文章中说“睡在江楼里,踌躇红旗街“,作者在文人与官吏两种身份中转换,让这条街变得生动有趣。苏轼与杜牧两位大诗人,他们在文坛的声名超越于在朝野的政绩,这是作者崇拜与推崇的。陈一龙的《四季仓子埠》笔触细腻温婉,有温度,也有情怀,要想全面了解仓埠的风土人情,这篇文章是较好的攻略。李勋的《家乡,那一方油亮的青绿山水》,感性中带着理性,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李春分的《蜗居的变迁》充满了怀旧情愫。漆成鑫的《只为自己闪烁》,洪佳琛的《我与地坛》,刘晓晴的《攀登者》,这三篇为区共青团“悦学习,跃青春”读书分享会文章,正如领导所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是青年最好的“壮骨药”,它既可以让我们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使我们补足精神之钙,又可以帮助我们滋养心灵。闵红的《又见菜花黄》与周志益的《凤娃古寨游记》娓娓道来,记录了平凡日子的一段经历。
诗歌是艺术的语言,是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灵动的意象,如潺潺流水发出叮当之声 。李咏成的组诗《隆冬印象》,谷未黄的诗歌《子路在河的那边问津》,韩林子的组诗《问津书院》,余一凡的组诗《旅游趣事》,李少华的组诗《如歌的行板》,以及邱晓英古体诗词选与朱英霞古体诗词选。这几组诗歌各具情怀,各有所色。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夏天,是释放的季节,释放汗水,释放活力。与其被燥热裹挟,不如坐下看书写字,让汗水随思绪一起沉淀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