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柱、棱台、棱锥的结构特征
(2009-10-31 11:12: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通案探索 |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数学新授课通案
使用时间:2009年10月
课题 |
棱柱、棱台、棱锥的结构特征 |
||||
学习目标 |
1、初步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形成; 2、了解棱柱、棱锥、棱台中一些常用名称的含义; 3、了解棱柱、棱锥、棱台所具有的特点,初步掌握这几种几何体的简单作图方法; 4、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几何体实物模型的观察,初步体会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过程; |
||||
重难点 |
1、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及常用名称的含义; 2、棱柱、棱锥、棱台所具有的特点; |
||||
学习过程 |
|||||
流程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个性 补充 |
||
情境引入 |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都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本节我们要从结构特征方面认识几种最基本的空间几何体。 【时间2分钟】 |
引入课题 |
|
||
预习目标展示 2分钟 |
1、多面体的定义?多面体的棱和顶点? 2、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顶点及表示? 3、棱锥的结构特征?棱锥的底面、侧面、侧棱、顶点及表示? 4、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顶点及表示? 【重点探究】棱柱、棱锥、棱台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者的关系如何?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 |
1、将预习目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2、巡视课堂 |
|
||
预习检测 |
【学生活动】 独立做课本P8第1题1、2、3,第2题,第3题 【教师活动】 巡视教室,帮学生解答问题。 【时间5分钟】
|
预见问题: 对棱柱的本质理解不到位,尤其是“这些平行四边行中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个条件容易漏掉,导致错误的判断。 |
|
||
小组合作 交流 |
1、课本P8第1题1、2、3,第2题,第3题的答案; 尤其是第2题的B答案。 2、棱柱、棱锥、棱台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者的关系如何?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 3、仿照棱锥的定义,给出棱台的侧面、侧棱、顶点的定义; 4、概括归纳:棱柱、棱锥的本质特征 【时间5分钟】 |
预见问题: 1、对棱柱的本质理解不到位,尤其是“这些平行四边行中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个条件容易漏掉,导致错误的判断。 2、棱锥中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理解,可以结合第2题帮助其理解。 |
|
||
小老师展示 |
1、课本P8第1题1、2、3,第2题,第3题的答案; 尤其是第2题的B答案。 2、棱柱、棱锥、棱台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者的关系如何?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 3、仿照棱锥的定义,给出棱台的侧面、侧棱、顶点的定义; 【时间5分钟】 |
预见性问题: 第2题B答案如何画出图形加以说明是个难点,提示学生可以参照《名师一号》第2页图形。 |
|
||
教 师 精 讲 7分钟 |
【棱柱、棱锥的本质特征】 1、棱柱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有两个面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这些平行四边行中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P8第二题 2、棱锥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2)其余的各面是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未必就是棱锥。如图: |
【重点引导】 棱台是由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得的,这就启发我们对于棱台问题可以转化为棱锥问题来解决。 |
|
||
过 关 检 测 |
【学生活动】 做《名师一号》第2、3页练习题; 【教师活动】 在教室巡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时间15分钟】 |
在教室巡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
|
||
课堂小结 2分钟 |
【棱柱、棱锥的本质特征】 1、棱柱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有两个面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这些平行四边行中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棱锥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2)其余的各面是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棱柱棱台的形成与分类 |
|
|
||
课后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