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评金江寓言

(2010-04-05 10:44: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

--评金江寓言

吴秋林

 

1953年,在浙江温州,一个解放前写过不少好诗的刚进而立之年的中学教师,在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呼声的鼓励下,拿起了笔,于是,一个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开篇人出现了,他就是金江。

金江的创作是勤奋的,他是童话作家和诗人,出版过诗集和8本童话集,但使他著称于世的还是寓言。他的寓言作品在中国当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起步、繁荣和发展也与他的努力分不开。因而,认真地分析研究他的作品,探索中国当代寓言成功的创作经验,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当代的寓言创作是很有必要的。

金江第一次发表寓言作品是在1954年1月30日的《大公报))上,一共发表了4则寓言,有《乌鸦和画家》、《批评家》、《小鹰试飞》、《两段木头》等。这对金江的寓言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是金江寓言创作的良好开端。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据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这几则寓言的出现,还无意中构成了中国当代寓言的起始。作为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开篇人,是一种历史的殊荣。也许有人会认为此说不妥,认为这种荣誉是冯雪峰的,因为l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雪峰寓言》,便是最好的证据。应该指出,中国当代寓言的历史分期是根据中国文学史的历史分期来划分的,即以1949年为中国当代寓言的元年。以这样的分期时间来看上述问题,年代上是立得住脚的。关于这个问题,冯雪峰的《雪峰寓言》后记,也为我们作了旁证。他的《后记》中就明确地声明:"......在解放后,也曾经发表过几篇,那也是旧稿的改作。"

这就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属于现代范畴的著名寓言作家冯雪峰,l949年后的寓言创作基本上停止了,并且在1950年至l953年之间,也没有任何资料可证实还有另外的新的寓言作家和作品出现。而在我们新时代第一个接续这条发展线的人就是金江。这个问题的澄清,对于评价金江寓言,评价金江寓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从《大公报》上发表的那批寓言开始,金江的寓言创作便一发而不可收。30多年来(包括反右斗争后被耽误的20年),他一共出版了l0本寓言集,它们是:《小鹰试飞》(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乌鸦兄弟》(1956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知道了》(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好好先生》(1957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狐狸与螃蟹》(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狐狸的"真理"》(1979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寓言百篇》(1981年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鸭子开会》(1983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猫的画像》(1984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猴子吹哨子》(1984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另外,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在1981年出版了金江与陈乃祥、海代泉、瞿光辉等人的寓言合集《老驴推磨》。加上至今为止的散见于各期刊的寓言作品总计,金江寓言约有300多则,这是金江寓言创作成就的暂时总和,因为金江虽已过花甲之年,但精力旺健,创作寓言的热情不减,还可望有相当数量的寓言力作出现。

金江的寓言创作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从1954年至1958年。历时5年,出版了《小鹰试飞》等5本寓言集,总共有百余则寓言,后期从1979年至今,已进入第8个年头,出版有《狐狸的"真理"》等5本寓言集,总共有200多则寓言。金江前期寓言创作的代表作:寓言集有《乌鸦兄弟》和《好好先生》;作品有《乌鸦兄弟》、《蜗牛和蚯蚓》、《白蚁和大树》、《三只老鼠》、《皮球》、《兄弟种田》等等。后期的寓言创作的代表作:寓言集有《鸭子开会》;作品有《露出了马脚》、《猴子总管》、《不喜欢奉承的狮子》、((乌龟爬竹竿》、《金莲池边一株树》、《猫和鼠》等等。

金江后期出版的寓言集《寓言百篇》和《狐狸的"真理"》,应该说是出色的寓言集,但前者大多是金江寓言前期的作品,能代表他后期寓言创作特色和风格的作品有,但很少;后者则基本上是前期寓言作品的选集。这样一来,大量包含金江寓言创作后期作品的集子是《鸭子开会》等另3个寓言集子。

金江寓言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是历史造成的。他l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就此停笔,一停20年,l978年后才渐渐挥笔重操寓言创作的旧业,但这时已今非昔比。历史改变了金江,也改变了金江的寓言创作,但也只是内容和风格的变化,在后期寓言创作方面仍保持本质上的不变。

金江寓言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的现象的讽刺和揭露。另外,人生观及理想寄托和哲理的形象认识也有表现。

总结日常生活经验教训,在金江的寓言创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他已发表的300多则寓言中,有2/3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前期创作发表的百余则寓言,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前期的选集《狐狸的"真理"》,共选录寓言63则,分别选自《小鹰试飞》等5个集子,基本上概括了他前期寓言创作的珍品。在这个集子中,除了《玻璃窗》、《树和泥土》是表达人生观的内容外,再就是一则表现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揭露的寓言《松鸡》,其余的60篇全是日常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这种现象,在著名的寓言集子《乌鸦兄弟》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本集子有20则精美寓言,其内容无一例外。可以这样说,金江寓言是靠他前期寓言创作奠基的,而前期的金江寓言创作,从内容上来说,是靠这方面内容的寓言创作起家的。写这方面的内容,是继承着传统的作法,而传统也有永恒力量的良好前提,因为各个时代都有新的日常生活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并且对以后任何时代都有用。印度寓言、伊索寓言的光辉几千年后都不曾熄灭,就与此密切相关。这种内容的寓言世俗性都比较强,对寓言的流布、扩散及其带来的影响都有很大好处。金江寓言就是利用了这一传统内容带来的好处以及各个时代都有新的日常生活经验教训需要总结的有利条件,再巧妙地妥善地克服了这一传统内容带来的题材雷同、表现手法陈旧、语言落套等方面的问题,用清新流畅的笔词,耕耘了这块寓言土壤,结出了一批寓言的果实,开创了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新路子,引起了普遍的重视。这些寓言,如《乌鸦兄弟》,劝诫人们不能一味相互依赖;《小鹰试飞》叙说一种生活的哲理;《蝇虎和苍蝇》、《老羊病了》表达两个不同的教训;《扇子和热水袋》教育人们要看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爱夸耀的乌鸦》和《牵牛花和松树》嘲笑了骄傲和吹嘘的坏毛病。

金江后期寓言创作中,这方面内容的寓言数量明显地减少,而且从质量上也稍逊于前期寓言。但金江寓言后期创作从思想内容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着力表现了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揭露。最突出的寓言主要有:《伯乐寻马》、《猴子总管》、《熊和猫》、《厚皮的马屁股》、《糖衣炮弹》等等。《伯乐寻马》、《老虎伤风》、《沉渣》是对"牛棚"及那个痛心疾首时代的某些人的愤激之言;《要猫下蛋》、《斧头和锯子》、《驴总管》直指一批无知荒唐愚蠢的官僚主义者;《鸭子开会》讽刺了一种会风;《猴子总管》、《猴子写书》刻画嘲讽了一些自以为是、而又碌碌无为的小人;《厚皮的马屁股》、《糖衣炮弹》揭露了社会上的某些丑恶现象;《熊和猫》是对一些趋炎附势小人的鞭挞。

这两个方面的寓言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同时可以看出,金江所写的关于总结日常生活经验教训方面的作品,在后期仍然继续存在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非常显著的变化,即大量出现了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揭露,这形成了他后期寓言创作的主要倾向。

前期寓言表现得都比较平和,批评的多是一些人的性格缺陷和弱点,许多具有讽刺意味的东西多在"嘲笑"为止。后期寓言社会及政治方面的因素大大增加,社会的现实性增强,表现一般都较激烈,讽刺强烈而辛辣。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金江寓言创作前期追求的不过是一种"生活的寓言意义",而后期的金江寓言创作则又多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的寓言意义"。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窥见金江寓言创作从"生活"走向"社会"的变化线,这一变化线,证实了金江寓言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另外,人生观及思想寄托的寓言内容,也值得一提。在前期寓言创作中,金江寓言表现人生观及理想寄托的思想内容有一定数量的出现,但认识一般都较为浅显。到了后期,除寓言的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加外,其人生认识的深刻程度比前期深得多。例如《跪在地上的人》表现的人生观的认识几乎达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而《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较之于前期内容大致相同的《树和泥土》则变了一个角度,但思想之深沉,人生之慨叹,思之于理的力量,都是《树和泥土》不可比拟的。

金江寓言能作为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一大家,其寓言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当代众多的寓言作家中独具一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金江寓言的艺术特色是明晰而不浅淡。他让一只狐狸、两只乌鸦、几只老鼠出场表演,其中作者要说明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乌鸦兄弟》批评了乌鸦一味地依赖别人,并指出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道理;《兔子的花园》很明显地讽刺了一批所谓的"好心人"。在金江的寓言作品中,作者想表达什么,虽注意寓言的新颖,又并不有意地绕圈子,别扭地理解和处理寓意,把寓意人为地弄得面目全非,象征得人们不知所云。在金江寓言里,明晰还不是浅淡的代名词。他的某些优秀寓言,第一印象与最后效果的空间距离很大,但同时又是统一的,从而构成了寓言的明晰而不浅淡的多层次和深度。

闪光的形象感是金江寓言的另一特色。

文学忌说教,但属于说教的一个部分的道德格言,一穿上寓言的鲜艳的外衣之后,则立即为人们爱不释手,这便是寓言形象感的重要所在。冷凝的理性核心一一真理是寓言的根本,但形象的外衣也非常重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呢?金江的寓言创作做出了成绩。他的寓言,形象感非常强烈,这方面在中国当代寓言创作中表现突出,是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一个收获。

金江的寓言作品中的寓言形象,或是一只鸟、一只狐狸、一只老鼠、一株大树......既服从于寓言艺术的需要,又是具有个性的活着的形象。在金江让这些形象在各个寓言中表演寓言情节,构成经验教训的总结、哲理的形象认识及其他内容的时候,情节完成、内容表述,这寓言式的形象也同步完成,并且鲜明生动、恰到好处,既不掩盖和迷惑寓言情节的实质,也不使寓言的形象表达感到不足、欠缺和枯燥。比如他的寓言《三只老鼠》:三只老鼠有幸到了一个油缸边,想偷油喝,苦于油缸太高,下不去,商量的办法是轮流着一个咬着一个的尾巴吊到缸里去喝油。接着通过三只老鼠的心理描写,由心理再现的形象鲜明地跃然纸上。再由人们原来储存在大脑中的老鼠的固有形象和性格认识,加上欣赏性质的创造性的想像,三只老鼠的形象完全活了起来。于是性格决定行动,那个寓言最需要的最切合寓言实际的戏剧性情节出现了:第二只老鼠放掉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放掉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都各自抢先跳了下去,结果大家都出不去了。寓言形象完成了,寓言的基本目的达到了。真理的五色烟火喷射得那样使人难于忘却,忘不了那三只老鼠,也就很难忘记那一个寓言的道德教训。在这则寓言里,闪着外在光芒的老鼠形象和哲理的内在的智慧的光芒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文学的珍珠一~寓言在这里放光了。这是《三只老鼠》的成功之处。像《三只老鼠》这样的寓言在金江寓言中数量不少,金江寓言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所喜爱,与此是分不开的。

儿童韵味深长是金江寓言的第三个特色。

从金江的寓言创作的经历我们知道,金江创作寓言最先是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的,再加之金江同时又是一个童话作家,并且童话创作活动一直与他的寓言创作双线并进,从未间断过。这样一来,作为童话作家,他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情趣和需要,知道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童话,也当然很方便地知道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寓言,最少也为他了解儿童的寓言兴趣所在,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他的寓言多数故事性都很强,十分重视儿童情趣。他在寓言中贯穿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儿童易懂和喜爱的,并且是有教训和寓意的故事,使寓言在不失去本身特征的同时,适当地变形,以适应儿童对故事的嗜好和愿意从形象的故事中吸取教益的儿童心理。

金江在寓言中溶注儿童韵味是非常成功的。金江寓言清新活泼的文风大部分是寓言的儿童韵味吹来的,明晰而不浅淡的寓言效果也与此有关。

另外,语言清新优美也是金江寓言的艺术特色之一。他的寓言语言活泼精练,语句很短,形象性的词汇较多,音节的搭配也很明朗和响亮,读起来琅琅上口。金江对寓言语言的表达也有一种诗意的要求,这不能不是他寓言语言清新优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金江寓言的长处和值得人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不少,但他的寓言也存在不足之处,和当代寓言创作同时出现在许多寓言作家-01作中的共同问题,如题材的雷同。在金江的寓言中,《猪八戒看门》和《百喻经》中的《傻仆人看门》没有什么区别;《井底之蛙》是老庄寓言的无意义的翻版;《地主》则是从托尔斯泰小说《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土地》中挖来的题意;《王老三救火》则与广西的一则民间寓言相同。以上的例子也许是有意无意间的结果,但这样的现象在一个著名的寓言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仍是令人遗憾的。有趣的是,这个问题在金江寓言创作的后期出现得最多,而在前期的寓言创作中,这样的现象就很少。《乌鸦兄弟》有20则寓言,题材尽是些传统的题材,非常陈旧,但金江利用这些传统的陈旧的题材,写成的寓言却清新别致,耐人寻味,丝毫没有陈旧落套,更没有雷同的感觉。这个对比值得深思。

金江寓言的另一些不足之处是有少许寓言有寓意简单化的现象;后期个别寓言局限于影射和一般的譬喻,失去了应有的寓言效果。但应该承认,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缺陷的寓言在金江寓言的总数中只是极少数,白璧微瑕,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寓言作家,不妨碍他在寓言文学上超越同时代的许多人。

 

(原载《衡阳师专学报》l986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