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联:远看东坡山有色;诚邀下联#

(2025-10-18 22:07:42)
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上联:远看东坡山有色;诚邀下联#


上联“远看东坡山有色”以远观视角描绘了东坡山的美丽景色,其中“东坡”既指地名,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居士)。但根据题目要求,下联应避免直接使用苏轼这一名人,而可以巧妙地利用其他具有双关意义的地名或人名。

应对策略上,下联可以选择一个同样具有地名和名人双重含义的词汇,如“西子”或“子陵”,以保持与上联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呼应。同时,下联的意境应与上联相协调,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情境一  西子幽梦

上联:远看东坡山有色

下联:近听西子水无声

   定风波

远眺东峰云自闲,

烟霞漫染碧罗衫。 

却忆当年归棹晚,

忽散,荷风暗度水精帘。 

漫说吴宫香径改,

谁见?浣纱溪女笑含憨。

一霎扁舟随浪去,

休问,眉间心上总堪衔。

解析:词中通过“远眺东峰云自闲”与上联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东坡山的宁静美景。而下联“近听西子水无声”则以“西子”为地名,暗含西湖(西施)之美,同时“水无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与上联的“山有色”形成对比,共同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全词通过“荷风暗度”、“浣纱溪女”等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梦般的意境。

 

情境二  子陵无声

上联:远看东坡山有色

下联:近听子陵水无声

定风波

烟雨苍茫锁翠微,

孤舟一叶向斜晖。 

千载浪淘人物改,

谁系?寒江独坐旧蓑衣。 

未必功名真得意,

归去,青山不老水长悲。 

莫问当年鱼信否,

知有,人间犹说钓鱼矶。

解析:词中同样以“远眺”与上联相呼应,但转而通过“烟雨苍茫锁翠微”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更为苍茫、深邃的自然景色。下联“近听子陵水无声”则以“子陵”为地名,同时暗指严光的高洁品质,与上联的“山有色”共同构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全词通过“孤舟一叶”、“寒江独坐”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总评:

这两个情境中的下联都与上联形成了完美的呼应和拓展。上联以远观东坡山为引子,下联则分别通过“西子”和“子陵”这两个具有双关意义的词汇,巧妙地引入了西湖(西施)和严光这两个文化符号,既丰富了词作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词作的意境美。同时,两个情境中的词作都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整体来看,这两个情境中的对联和词作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