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凭栏久望寻归雁;诚邀下联#
(2025-08-20 14:29:34)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
上联“凭栏久望寻归雁”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某人长时间倚靠在栏杆上,凝视远方,寻找着归来的大雁。这句上联富含深情与期待,意境深远,既有空间的广阔感,也有时间的绵延感。应对策略上,下联应与上联在情感、意境和格律上相呼应,同时展现出新的画面或情感层次,形成对比或补充。
情境一
上联:凭栏久望寻归雁
下联:对烛空斟怨落花
凭栏久望寻归雁,
对烛空斟怨落花。
霜降寒阶侵素袂,
风摇残烛泪透纱。
解析:此情境描绘了一位深闺中的女子,长时间倚栏远望,期盼着远方亲人的归来,却只见大雁南飞,不见归人。她转而回到室内,对着烛火独自饮酒,埋怨落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情感的失落。霜降时节,寒气侵袭着她的衣袖,风摇动着残烛,烛光透过纱窗,映照出她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情境二
上联:凭栏久望寻归雁
下联:倚棹轻吟送晚潮
凭栏久望寻归雁,
倚棹轻吟送晚潮。
云卷千峰吞落日,
舟横孤屿听秋箫。
解析:此情境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江边独处的诗人,他长时间倚栏远望,寻找着归雁的踪迹,表达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随后,他转而倚靠在船桨上,轻轻地吟诵着诗歌,送别着晚潮的退去。随着云彩卷动,千山万峰吞没了落日的余晖,小舟横卧在孤岛上,他静静地聆听着秋箫的悠扬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总评:
上联“凭栏久望寻归雁”以其深情与期待,为下联的创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情境一中,下联“对烛空斟怨落花”与上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室外的远望转到了室内的孤寂,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在情境二中,下联“倚棹轻吟送晚潮”则与上联形成了和谐的补充,从远望归雁到聆听自然,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两个情境各具特色,但都紧扣上联的意境与情感,展现了中华诗词的韵味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