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常用的几种创作格式
(2025-02-17 22:05:14)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
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有米;
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添丁。
“潘”字中有水、田、米;“何”字中有人、口、丁。
伊一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宰相;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大夫。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诗”拆言、寺;“位”拆人、立。
门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半夜生孩儿,我不知子时儿、亥时儿。
“珠”拆为王、朱;“孩”拆为子、亥。
道去走之旁,空悬其首;
生少下一横,人变为牛。
谢先生要钱,抽身便讨;
吴学士饮酒,下口就吞。
“谢”抽“身”为“讨”;“吴”下“口”即“吞”。
合字联
按偏旁部首组合成字。
一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上有心,下有心,上下同心,何必忐忑不安;
左是人,左是人,左右皆人,定能佐佑逢源。
羽户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
圭革不正,江南女子趿歪鞋。
少小欺大乃为尖;
恶犬称王即是狂。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羅汉;
木门闲客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妙人兒倪家之少女;
大言者諸位中一人。
数字联
对联中出现多个数字。
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
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桥,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清代诗人黄遵宪题堂联。
宝塔尖尖,七层四方八面;
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源上,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坡前,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武侯祠联。以赵子龙对诸葛亮,亦属难能可贵。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二粉四碟五千文。
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占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至,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
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
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称六太爷,上六旬寿,欣占六月六日良辰,六教相逢;曾听得张陆先生,大踏步闯进门来,口叫六哥还旅顺;
坐三年牢,陪三次斩,赚得三代三品封典,三生愿足;最可怜达三故友,小钱头不为咱洒,沉冤三字赴黄泉。
清末武官龚照玙临阵脱逃,丢失旅顺,其庆六十大寿时,张陆送此联讽贼悼友,义烈惊天!
嵌字联
对联里镶嵌着要表达的人名地名或事物。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素园,是翻译家韦漱园;陈瘦竹是小说家;老舍和谢冰心都是作家。
汉陈平,晋谢安,四方镇定;
辛弃疾,霍去病,六脉调和。
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北宋诗人苏东坡挽侍女朝云联。嵌“朝云”“暮雨”二侍女名。
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祖孙三代,三代三生,衣钵真传,箕裘永绍;
言菊朋,言小朋,言慧珠,艺成一家,一家一业,声名远播,艺术高超。
此为清末京剧界谭、言两家六大名人联。
齐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两石画坛齐突兀;
许地山,欧阳山,前山后山,双山文苑互峥嵘。
清末画坛文苑四大名人联。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巧嵌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苏东坡。
郭子仪平乱,安顺;
杨家将守关,辽宁。
郭为唐代名将,平息了安史之乱。“安顺”既指叛贼安禄山降顺,又为地名;“辽宁”既指有杨家将镇守边关,辽邦宁静,又为省名。
黄道婆衣被天下,原为织女;
朱元璋牧放林中,本是牛郎。
黄道婆为我国元代女纺织家;明太祖朱元璋幼为牧童。此联以巧嵌人名,又嵌牛郎织女,巧妙自然。
谐音联
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挖莲郎,盘根摸梗寻佳藕
采桑女,摘叶留心等后生
古代采桑女对采莲郎。谐寓郎“寻佳偶”,女“等后生”,心心相印,珠联璧合!
削发又犯法;
出家却戴枷。
童子执桐木,撞铜钟,同声相应;
妃嫔着绯衣,叩扉户,非礼勿言。
洛阳桥,桥下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鹦鹉洲,洲上舟,水冲舟流洲未流。
船装油漆桶,油七桶,漆八桶;
手提葱韭把,葱九把,韭十把。
清代湖南卖菜人对船夫。
老鸦踏断老椏枝,鸦飞枝落;
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
明钦天监柱联。“酉逢”谐“有风”,“戊遇”谐“无雨”。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幼年对曹尚书。谐寓“对句”“出题”。
禾罪之有,定要秋后问斩;
谷起勇气,只待初春重生。
缺字联
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含其间。利用空白寓意双关。
断送一生惟有;
破除万事无过。
两联分别出自韩愈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和“破除万事无过酒”。两联都缺酒,意为“戒酒”。
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上联缺“酒”,下联缺“水”。两名寒士对饮,无酒,以水喻情意。
甲乙丙;
丑寅卯;
相传,明代翰林解缙出生前;其父撰此联,意为家里缺“丁”少“子”。真乃求子心切,感天动地,后生解缙,育子成名。
吹彻玉笙寒,休去倚栏,絮絮说东风昨夜;
生愁金漏转,偶来听雨,匆匆又深巷明朝。
此联为赠“小楼”联。上联用南唐中主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下联用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可说是隐字嵌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