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不问出处,愿更多的“姜萍”散发光彩

(2024-06-18 16:38:22)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英雄不问出处,愿更多的“姜萍”散发光彩

 

国内一则新闻“爆红”:“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以全球排名12的成绩爆冷入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也是排在前三十的学生中唯一的女生。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是由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2018年发起,阿里巴巴公益、达摩院联合举办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旨在通过有乐趣的竞赛激发人们对数学的热爱,关注这门基础学科。这一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万人次参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比赛分为预选赛和决赛,根据预选赛分数高低决定决赛入围名单。有“北大韦神”之称的数学天才韦东奕曾在2018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分析与微分方程”组别中获得金奖。

姜萍作为一名学习服装设计的中专在校生,在全球的数学比赛中击败一众清华、北大、剑桥等名校学生,让许多人惊掉下巴,由衷赞叹。

由中国科协、阿里巴巴基金会和达摩院共同发起的国际数学竞赛星期四(613日)公布决赛名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1名选手进入决赛,平均年龄22岁。

17岁的姜萍在801名选手中排名12。她也是这项赛事自2018年举办以来,首位入围的中专在读生。排在她前面的选手,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以及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排在姜萍后面的,还有中科院博士,奥数金牌选手等。

有媒体报道,姜萍对数学的敏锐从初中开始,中考与高中擦肩而过,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选择了国内多数人不看好的中等职业学校。

进入涟水中专后,姜萍领先的数学成绩引起数学老师的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开始自学英文微积分教材。书是纯英文的,里面全是专业术语,小姜只能一边查字典,一边用翻译软件一点点啃出来。

正如姜萍的数学老师说的:“其实大家天赋未必差很多,但是一个人一直在玩,一个人一直在学习,渐渐就拉开了(差距)。”

不过,笔者庆幸姜萍被分流到了职校而非重点高中,得以发展个人兴趣,否则她现在应该在为了备战高考刷题,哪还有时间和空间自学微积分?

个人认为,“姜萍事件”再次证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看似差别巨大,其实相通。福,不一定都是好事;祸,不一定都是坏事。一件自认为好的事,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一件自认为不好的事,或许会帮你躲避祸患。

曾记否?英国天体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数学家21岁突发全身瘫痪的斯蒂芬·威廉·霍金,失去行动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提出了黑洞理论和宇宙模型,成为了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祸与福又在冥冥之中改变了一件事的发展。祸福相互依存,若没有祸自然无福;若没有福自然无祸。

《三国演义》中,徐庶投奔刘备,却被曹操用计骗去曹营,可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得到了人才诸葛亮。若不是徐庶被骗,刘备又怎能得到诸葛亮,又怎能三国鼎立呢?

《红楼梦》中,贾芸为在大观园中谋一职位,便想在他舅舅香料铺里赊些香料,贿赂凤姐,可其舅卜世仁却找各种理由推托,贾芸只好另想办法。贾芸回家,撞上了泼皮倪二,倪二得知此事后,借了贾芸银子,贾芸用银子成功达到目的,将钱还了回去。所以说,一个人遇到祸事,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泄气,不放弃,不计较得失,才能化祸为福。贾芸正因为这样,才成功达到了目的。

苏轼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仍怡然耕种于东坡,挥洒豪情成就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临风雨,仍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生活窘困,仍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放;有东坡肉的人间烟火,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喜乐泰然,也有天之涯,海之角儋州生蚝的小幸福。仿佛人生的“柔道”风雨来了就坦然欣喜的感受,纵使逆境仍然快乐,怡然自得!失而不悲,失中得乐!生活中,我们若能用塞翁的视角看待顺逆,达到苏轼的境界就会内心自然,心坦然,人欣然!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啊,岂止祸福不定,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随着时间而改变,令人捉摸不透,但肯定不都顺心如意。只有摆正心态,坚定信念,不泄气,不放弃,才能化祸为福,顺心如意。

走笔至此,笔者联想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等主演的励志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个人以为发现姜萍的数学老师,就像电影里蓝勃教授发现了威尔的数学天赋一样。无论这种对比是否确切,其无疑都是一个伯乐遇到千里马的故事,人们喜闻乐见。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对人才的认定却有许多预设的条条框框,这样不设门槛、不带偏见地评价一个人的机会并不常见。

比如,很常见的情况是,在招聘过程中,学历常常成为一个硬杠杠,有些单位不仅要求应聘者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甚至还要求他们出自985211名校,仿佛只要不出自名校,就不可能胜任工作。

姜萍是幸运的,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但是,还有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他们或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期待社会消除学历歧视,减少“名校滤镜”,以更开放的心态给当下“内卷躺平、啃老不婚、阶层固化”社会的年轻人以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机会。不拘一格无论出身,只凭能力相较短长,那么,更多的“千里马”必将踊跃奔腾,大放光彩。

《感怀》明·杨基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