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观电影《第二十条》有感
(2024-03-03 22:03:34)分类: 大气人生杂感 |
电影《第二十条》将现实主义的严峻与浪漫主义的温情相结合,形成了一部笑中带泪、引人深思的悲喜剧。
影片围绕正当防卫的相关条款采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三个故事,倡导我们在面对不公和挑战时,要坚定不移地捍卫正义。韩雨辰见义勇为,却遭拘留;张贵生挺身而出,却被判故意伤害;王永强家庭遭遇霸凌奋起反击,反而被抓。这些情节犹如一把把揪心的利剑,刺破现实的迷雾,深刻揭示了法治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以及法治建设的任重道远。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正义并非都是触手可及,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守护。
剧中人韩明检察官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始终始终没有偏离公正与正义的轨道,最终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第二十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无论选择如何,我们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勇敢地面对结果。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电影《第二十条》的意义在于,当我们遇见霸凌的时候,有人能冲上来制止;当我们遭遇不公的时候,不再被别人袖手旁观;当他人有危险的时候,我们有勇气施以援手;当我们有危险的时候,有底气正当防卫。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这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起到了积极作用。
法律,是民众心中对公平正义的守望。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监狱警察在刑罚执行中,也必须秉持这样的理念,让罪犯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影片中多次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影片的核心观点,也是司法从业者的坚定信念。虽然影片中的主人公们历经磨难,但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法律守护了他们的公平。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力量不容侵犯。
法的背后是立法者的严谨,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它虽在不断变化,但也有相对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源于对正义的渴望,对世界的善意。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若要让大多数人都敢于出手,敢于管事,司法机关就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支持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这样一来,个别的勇气才能逐渐变成整个社会的勇气,让不法行为人人喊打,让正义大行其道。法对不法一步不让,不法才会寸步难行。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犯罪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好比污染了水源。”为了给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是非观,检察官公正的裁判至关重要。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情节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我们要鼓起勇气用法律保护自己,敢于伸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