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三生万物
(2024-02-12 22:13:39)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三生有幸遇贵人,三羊开泰好运来。
古人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从一到三是一个轮回,是量的扩展和质的回归,也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
今天大年初三,既是从无到有的暂时终结,又是从有来化生万物的日子。
《说文解字》认为:“三,天、地、人之道也。”
可见,古代中国将宇宙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
数字“三”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天与地的关系由人来协调,人是核心。所以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地之中,阴阳之内,是以三才惟人最贵”:“人处三才之大,体天地之和,得人形,生中土,甚不易也。天运四时之气,地禀五行之秀,生五谷百果,以养于人。”
正月初三,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愿你怀四方志,走八方。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汉族人认为,天地万物之至理,无独必有对。所以祖先们崇尚双数,认为双数是吉祥, 幸运和好兆头的象征。
我们送礼喜欢成双成对,在审美观念、建筑布局、书法绘画方面,也都讲究对称美。
事物都也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有“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之说。
可尽管如此,“三”这个单数,却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例外。它被赋予了吉祥完美的象征,
成为我们心目中一个最尊贵的标签。
在我国古代三是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也。从神话传说中的“三神”,到纲常伦理中的“三纲”,以及教育中的“三学”,都体现了中国人对数“三”的喜爱。
《论语》记录“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三乐”,即“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聚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道德经》里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则将人生的智慧写进三条鱼的故事里,
提出了三重境界 :“不滞于物,不困于性,不乱于人。”
自周秦以来中国人有一种生活法则和习惯叫“礼以三为成”。两军对垒以“三声为警”,以“退避三舍”为礼。孟母教子而“三迁”,刘备请孔明出山而“三顾茅庐”。酒过要“三巡”,读书贵“三到”,新婚礼成要“三拜”,送礼也有“三多财宝”之说。
甚至连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也以三字为基本叙述单元。
正月初三,愿你:
三生有幸遇贵人,三羊开泰好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