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自驾游山东篇第六站威海看海,成山头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南方自驾游
山东篇
最美的山与海,都在这座城市威海成山头,又称成山角或“天尽头”,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 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被《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台湾基隆的野柳一起名列三甲。
有人编出黄金周旅游的十大“看头”:到北京看“城头”;到西安看“坟头”;到上海看“人头”;到重庆看“桥头”;到天津看“码头”;到桂林看“山头”;到南京看“石头”;到北海看“滩头”;到海南看“浪头”;到杭州看“丫头”。 那么,到成山角,当然是看成山头,天尽头了。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山海相依,112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五大海湾、30公里原生态沙滩、7万亩黑松林、7.5万亩优质海上牧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十分醒目地刻着“天尽头”三个大字的峰石。“天尽头”三个大字于成山头景区而言,如同一个知名的老字号酒店门前悬挂着的“招客来饮”的杏黄旗,不仅把来客的游兴立马调足,而且庄重地揭示了“成山头”景区厚重的历史底蕴。
据《史记》记载,成山头古时是日神所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210年,曾两次驾临此地,拜谒日神,遍求长生不老之药,在此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等历史遗迹。毫无疑问,秦始皇的历史作为是重要而又显赫的,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了中华民族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同时又构建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大一统文化体系,享有“秦以后两千年,皆承帝制”的重要评价。然而,作为封建帝王,囿于对地理文化,特别是对世界地域认知方面的局限性,以为他足迹踏至中国海疆最前沿的成山头,就是“天之尽头”了,面对渺无际涯的大海就再无疆土可拓了。于是就把这里称为“天尽头”,遂命随驾宰相李斯手书“天尽头”三个大字刻碑纪念。
秦始皇两次驾临成山头,究其动机不无巡查他治下的大一统江山的风土人情,再就是遍求长生不老之药,以保他久享君临天下的威严和尊荣。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在公元前210年二次驾临成山头之后,在回朝的路上居然就驾崩了,“天尽头”居然成了“天子尽头”,享年仅49岁(有说53岁)。既未“长生”,又未“不老”。有人随感留诗一首:
观海听涛天尽头,东黄泾渭汇双流。
加上后来有些著名政治家到过天尽头,结果回去后就先后下野。于是,人们把这里视为一片不祥的土地,在人们潜意识里,天尽头带给人们的不但是神秘,而且是恐怖,它似乎充满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魔咒,是一种神奇,是一种政治人物的末日之路。
据悉,2005年6月对“天尽头”石碑进行了改造,将“天尽头”改为“天无尽头”,寓意“天无尽头,业无止境”,以启示世人奋发前行。最后又改回来,同时增加另一块石碑“好运角”和好运钟。以示对美好幸福的运气的期盼。
成山头确实是一个“美”得令人流连忘返,“美”得令人遐思激荡的地方。“天尽头”碣石,既是雄浑的又是俊逸的。它雄峙海疆最前沿,俯临渺无际涯的海面,时而经受着惊涛骇浪的冲击,时而享受着波澜不惊的抚慰。它与大海之间仿佛是作为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彼此厮磨着,又彼此亲密着,为“天尽头”“天无尽头”的概念作哲学层面上的思辩与探讨。这种穿越时空的讨论又吸引了历代帝王的介入,并因此为成山头增添了遗迹众多的神奇之美,进而使游客在领略岭奇峰竦、海阔无涯的视觉之美时,自然而然进入人文历史层面的遐想。
成山头的“美”既是悲壮的,又是崇高的。中华民族在甲午海战中蒙受奇耻大辱的同时,邓世昌的壮烈殉国,以千古不朽的英勇气概,激励着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为完成“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庄严嘱托而努力奋斗。
成山头的美又是生态的。它集海洋、海湾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于一区,具有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这在中国沿海是罕见的,不可多得的。因此,成山头又是以“美”的姿态,提醒着人们要增强保护生态,关爱自然的自觉意识。
成山头真是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之地!
美哉!成山头……
壮哉!成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