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教材《语文》10个字的读音,你读对了吗?专家为你权威解读,字字见功力!

(2023-04-24 09:21:02)
分类: 大气人生论文


           统编教材《语文》10个字的读音,你读对了吗?

                专家为你权威解读,字字见功力!

 

2018年春季起,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在全国部分地区(原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地区)投入使用。开学后,有不少老师来信、来电或在网络平台上就一些文言文中的字音提出疑问。笔者作为本册教材的责任编辑,都一一做了解答。现将提问较为集中的字音问题在此略做解释,以供广大中学老师参考。

                                           1

卷石底以出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注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此次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审查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读quán是不妥的。读quán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卷石底以出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jun,意思是翻卷。我们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n,是因为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只注生僻字或易误读字,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不注,就意味着读现代汉语的常用音,即jun

                                           2

青树翠蔓

有的老师根据单用为wàn,合用为màn”的原则,认为应该读wàn,这是不正确的。wàn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包括顺蔓摸瓜这种带有口语色彩的成语),文言文中应当统一读màn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均未收录wàn这个读音。 

                                          3

明灭可见

有的老师根据教材注释中的译文时隐时现,认为应读xiàn,这是不正确的。明灭可见时隐时现不是字字对译的关系,明灭就是时隐时现可见就是可以看见可见(xiàn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核舟记》

                        4

 

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八分有奇注为,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是不妥的。有奇有余,是一个固定的词,余数、零数就是,不应解释为通假字。作为的通假字的情况必须连接整数和零数,必须是具体的数字,零数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某个零数,所以有奇yu。但为字共三十有四符合连接整数和零数的用法,是通假字,读yòu

 

                                       5

椎髻仰面

 ,读zhu椎骨;读chuí指捶击工具(即),引申为打击等义。在古代汉语里,后者的应用更广泛;但在现代汉语里,读chuí的意义已由等字承担,只在椎心泣血这样的成语里保留chuí的音义。椎髻棒槌一样的发髻而非椎骨一样的发髻。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chuí属于的非常见读音,应当加注,否则容易造成误读;目前教材失注,应当在修订时补上。


                                          6

曾不盈寸

cén时作为副词只有曾经;而这里的与《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一样,都是与否定词连用,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也可译为…………”,应读zn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虽有嘉肴》

                                          7

然后能自强也

此字应读qin,但读qián亦通。汉代经学家郑玄注释《礼记》中这一句时说:自强,修业不敢倦。按照郑玄的说法,这里的勉力,勤勉的意思,对应的读音应该是qin;也有人理解为劝勉,勉励,亦通,对应的读音依然是qin。但读qián也可以讲通,作使强大解释。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其著作《经典释文》中对然后能自强也字做了反切注音:其丈反。又其良反。”“其丈反对应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qin其良反对应的则是qián。也就是说,陆德明认为这里两种读法都是可以讲通的。

 

                                         8

教学相长

文中教学相长是承上文教然后知困而来的,读音应当与之相同。而教然后知困的意思是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故而应读jio;读jiào则是教导,教育这样更加上位、更加宽泛的概念。至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jiào)学相长,和本文中的教(jio)学相长是有一定差异的:前者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指教师的教育、教导(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指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学习知识技能),都侧重宽泛的、上位的概念,因此jiào;而后者是指教师通过教别人和自己学习两方面的行为来成长,都是针对教师自身而言的,偏重于传授、学习知识技能这样具体的、下位的行为,因此jio

 

《马说》

                           9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在现代汉语中只有zh的读音,意为恭敬;但在古代也常用来表示仅仅,只这个意思,在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又写作”“”“”“,无论写作哪种字形,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均读zh。而在现代汉语中,对这五个字的音义做了更为明确的区分:仅读zh,意为恭敬有两音,读意为地神,读zh则是的异体字;”“”“均只读zh的繁体字,”“均为的异体字。一些简化字的语文教材或一般读物中使用了,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因为”“zh时并非通用规范汉字,用这两个字不如直接用

唐诗二首

                      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天漠漠向昏黑

《卖炭翁》中两鬓苍苍十指黑

此字应读hi而非或其他读音。有的老师认为读才能与上句俄顷风定云墨色”“满面尘灰烟火色押韵,这是不正确的。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代是同韵的;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读来不押韵,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古今变化所致。汉语古今音的差别是普遍的、确定的历史事实,我们用如果遇到今音读来不押韵的地方都要强行改读以求叶(xié)韵,将改不胜改;个别韵脚读所谓古音,而全诗又读今音,更显得不伦不类,平添麻烦和负担。因此在教学中,原则上仍应统一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遇到读起来不押韵的古诗,告诉学生这是汉语古今音演变的结果即可。有的地区也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

最后要说的是,关于文言文中读音的判定,如果教材语焉不详而师生确实又有了解的需要,除了咨询教材编者外,还可以求助于《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比较权威、可靠的工具书,但不要轻信一般的教辅资料或网络资源。现在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迷信教辅,或是上网随手一搜就轻下结论,而缺少查阅工具书的意识。这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