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导写及范文

(2023-01-06 16:52:08)
分类: 诗意写作中考作文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导写及范文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苦耕耘完成的巨著《法国大革命》的书稿竟被好友米尔的女佣当做废纸烧掉了。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卡莱尔异常沮丧,但他很快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一些!’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由此,我们想到美国的尼布尔博士说过的一句话:“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是的,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会像卡莱尔一样遇到大大小小无法改变的事,大大小小可以改变的事。面对这些改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

 

导语

   一位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它需要流动。”要打开心灵的堤坝,融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实,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温暖的场景,一个不经意的眼,往往会改变我们对人、事、物的认识与看法:一部《山海经》改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态度与看法,一个犀利的眼神改变了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一个背影改变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态度......

角度

  “改变”的含义更多的是含有转折的意味,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段时间,让我(我们)或者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从一面走向了另一面。可以从“我”(含“我”“我们”的改变)的角度构思,也可以从“它”(家乡、国家的改变)的角度构思。

 

构思角度1

斗转星移,世界在改变;时光流逝,生活在改变;光阴似箭,我们也在发生改变!只是我们不曾留意习惯、性格、能力、思想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变。请你凝神细思,回望过去,首先看看自我悄然改变了什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要改变世界很难,想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首先必须改变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首先要深思自己改变了什么,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其次,要从习惯、性格、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入手,调动自我生活积累作对比分析,从而发现自我改变最大的是什么,从中选出最典型的素材,真切展现自我的变化与进步。

再者,要深刻揭示出“改变”的內在意蕴,即给自我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自我的人生有何重大意义。

构思角度2:它

建国七十余年,建党一百年,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回顾历史,结合现实,畅想未来的自己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振兴贡献什么。

 

写作例谈——“

要以“改变”为线,巧妙安排文章布局:

为何改变——怎样改变——改变的结果——改变的意义。这样,作文才会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写作过程中,可采用对比手法,让过去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还可运用夹級夹议的方式,凸显自我的感悟与思考。也可运用悬念、误会、抑扬等技巧,并以此对材料进行巧妙组接,使文章构思精巧,行文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应详写“改变”的过程,对于自我“改变”的细节要精雕细刻。行文中,不仅要细腻描绘自我的言行举止,还要传神展现自我改变的心路历程,要做到叙事具体,描摹生动。

在语言方面,要做到言简义丰,表达灵动,让自我真情与感悟流淌于字里行间,让人读之理趣盎然,回味无穷!

根据材料提示,我们需首先把握“改变”的内涵和外延,领悟“改变”的本质和意蕴。改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别。改变是现实中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生一直处于改变之中。其次要明确改变的主体是自己。从幼稚到成熟是改变自己,从懦弱到勇敢是改变自己,从平凡到伟大,从拒绝到接纳,从厌恶到热爱……都是对自己的改变。巨大的改变可以是人生观、世界观、情感等,微小的改变也可以是态度、动作,甚至只是一个表情。改变自己是一种成熟,一种勇气,一种修养,同时更是一种睿智。改变自己的结果常是丰富人生的内涵,完成自我的超越,获得人生的成功;反之,不愿改变或不善于改变自己常导致失败的降临或悲剧的发生,给社会、人生留下遗憾、痛苦和悔恨。

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佳作示例】

 

              改变自己并保留个性

 

“我是太阳!”尼采在世界面前呐喊。

这句话让他成为疯子,让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地结束了孤独的一生。

“上帝退场了,我便是神灵。”梵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金色的向日葵无法温暖他性格中的阴暗与潮湿,在精神分裂的残忍欺凌之下,他扣动了扳机,平静地躺在热烈的葵花丛中。

他们改变不了世界的愚昧,只好努力地去诠释自己,然后以世纪早生儿的姿态被世界扼杀。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吧!像尼采,虽然他生前没有被世界所接受,可他的思想却照亮了人类文化那未曾有人涉足的夜空;像梵高,虽然他不被别人所接受,可他的作品将艺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强大,哪怕是光芒万丈,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弱小,甚至穷困潦倒。世界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以同样的时间和生命,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种、耕耘。也许有的人很幸运,他拥有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在世界的庇护下可以轻松收获;也许有的人被世界所遗弃,只得到了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任凭洒尽汗水用尽心力也得不到与幸运儿一样的快乐与光芒。于是有人开始埋怨,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总是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幸福。

 就像泰戈尔说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被紧紧锁上的门,拼命地想去打开它,却不肯转过身去看另一扇世界为我们敞开的窗。于是不停地错过,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泪。

张悦然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要试着用真诚去拥抱和接纳整个世界,去爱每一个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让眼泪掉下来。”是的,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他们努力地去适应社会但又不舍弃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样,透明晶莹,既能够根据杯子的不同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状,又能在坚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人在世界上生存,接受了尘世的浑浊与苦痛,谁能泰然自若地让那些渣滓沉淀于水底而保持灵魂的澄清,谁便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可以改变自己,但不丢掉个性的棱角。这也许便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例文点评】

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立意深远,观点鲜明。文章告诉我们,人可以改变自己,但不应丢掉个性的棱角。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有很深刻的人生指导意义。选例精当,论理形象。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捕捉古今中外那些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事例,让读者在尼采、梵高、泰戈尔和张悦然等典型人物的言行中,去体会思想,去明辨是非,去领悟真谛。同时借喻手法的运用也值得一提,如:“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使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凝练,言辞激越,犀利敏锐,耐人寻味,催人警醒。

              

                    同学开头原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