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再见,2023你好:愿你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生活
(2022-12-31 21:53:42)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四季轮回,暮去朝来,转眼间,2022岁末已至。
2022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杨过”和“杨康”之后,我们也终于看到了抗疫的曙光。
2022年,有不舍,有不易,有惊喜,也有无奈。
面对过去,无论好坏,都请郑重告别,告别已离开的人,告别已定局的事。
愿新的一年,不委屈自己,不讨好他人,认认真真,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生活。
2023年,一切重头,新年胜旧年。
曾经有人问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位高管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只是20年来,每天坚持写工作笔记,
反思自己的工作存在哪些不足,日日如此。”
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客观地审视自己。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他们能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生命里的波澜,在低谷时,更冷静地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把不足转化为优势。
2023宜期待,忌怀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关好身后的门,然后大步向前。
2022的困苦,清零。
人生不易,2022一路走来,难免经历泥泞坎坷。
有追悔莫及的懊恼,有失之交臂的无奈,更有无力挽回的心酸。
但一个人只有懂得释然过往,才能步履轻盈地迎接未来,过好余生。
木心曾说: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地走出来,就是艺术家。
与其在内耗的焦虑中痛不欲生,不如放下负累,再次启程,时间自会赋予我们重新开始的力量。
2022的成就,清零。
经常爬山的人都知道,想要爬上前方更高的山,就要先走下当前这座山。
舍不得下山,就登不了新高。
人生格局的不断拓宽,靠得是及时清零的智慧与魄力。
人生的主动权,永远把握在那些敢于重新出发的人手中。
正如阅读书籍,只有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了,才能接着书写新的篇章。
好事坏事,皆成往事。
人生的行囊里,少背一点,才能走得更久。
带着一颗清透的心,迎接崭新的2023。
曼德拉曾说:“生命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够再度升起。”
人生的光辉时刻,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意气风发,而是至暗时刻的淡定从容。
人在低谷,只要能熬过层层黑暗,终会迎来夜尽天明。
曾被巴尔扎克的一句话打动良久:“一朵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输和赢之间,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我们只要不断向前,低谷也可能会变成高峰。
回顾过往,那些曾经的痛不欲生,不过是涅槃下的浴火,历练之后,便是畅快的重生。
蝉鸣一夏,却在地下蛰伏了数年。
大树遮天,靠得是深扎土壤的地基。
飞机翱翔于空,离不开足够长的助飞跑道。
越是在低谷,越要懂得沉淀深耕。
只有把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才能在有朝一日一飞冲天。
也许,有些人会嘲笑我们的过度认真,但只要竭尽全力,日有所长,终有一天,我们会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无比自豪。
把精力聚焦到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上,珍惜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机会。
默默蓄力,时间终会以最客观的视角,迭代更新我们的人生简历。
《小窗幽记》中有一句话:“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便是笙歌。”
人生是否精彩纷呈,底线终究还是一个健康的体魄。
没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
古人云:身心无挂碍,随处任方圆。
身体无病,是无形的财富,更是幸福的根本。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精力旺盛,就肆意挥霍,暴饮暴食、熬夜无数。
殊不知,提前透支的健康,早晚会累计成一场大病,加倍偿还。
重病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青春可以挥霍,但身体却是有消耗红线的。
流水不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人生是场马拉松,拼的是持久力。
身体健康,才是把日子过好的最后底牌。
老话讲得好:心中有事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心中无事,是一种平和处世态度,更是一种通透的人生活法。
林语堂曾说:“无事”是去除了生命焦渴,像秋天的潭水那样澄明幽静,清澈无染,明白没有挂碍。
正所谓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以从容的心态,坦然地接受生活里的种种。
生活里,难免有无奈之事,凡事学会往好处想,哄好自己,便战胜了生活。
张文宏在年终总结中曾写道:“时代的潮水总能跨过一个又一个山头,个人命运也是如此。我们即使普通,但只要不下场,都会随着时代的潮水不断向前。”
要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与2022郑重告别,与2023勇敢相遇。
新的一年,审视自己,行稳致远;重启自己,清零过往;沉淀自己,蓄势待发;爱惜自己,身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