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渔家傲》之李清照
金兵侵宋,王室南迁,北宋灭亡。她随丈夫南渡,在颠沛流离中,丈夫去世,她也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伴侣和依靠。此时,国破家亡,她自己的生活陷入巨大的困顿。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女子,纵使你是天纵之才,也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也更不可能和男子一样有工作机会,太平盛世如此。乱世中的女子,她生活的艰难程度更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女子要在战乱的王朝里生存下去,就注定了她要在时代夹缝里挣扎着求生,尤其是对于她这样对理想毫不动摇的女子,要承受的痛苦和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即便是壮汉,有几人能担?她是一个悲苦的女子,更像是一个在乱世中坚守信念的巾帼英雄。在人生至暗的时刻,她还在想着这个国家,坚守着一份大义,令多少男子汗颜。她的《乌江》至今回响铿锵。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内心的悲伤,无人诉衷肠,只有落笔于纸上。
后来的她再婚嫁给了科举考试舞弊的张汝舟,张汝舟不但没有给天才的她半点照顾,反而一心只想占有她身边尚存的文物,在家庭生活中虐待她,她宁可自己受牢狱之灾,也要跟坚持张汝舟打官司离婚,可见其为人之卓绝,性格之刚烈。而宋朝是礼教极为严格腐朽的时期,女人没有地位,被歧视,一个离婚的女人更没有地位。那个时代,忠臣遭弃不绝。更何况她在封建道统中离异的柔弱女子又身处乱世,多少悲苦难言。
战乱的年代里,她哪里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身上背负的苦难,常常让她在夜里凄然泪下,难以睡眠。心中的凄苦,无言诉说,只有在梦里幻想着一份基本的和平和安稳。也只有在梦里,那份向往的和平和美好才会出现;只有在梦里,她才有真正的归属和关怀,哪怕是一个短暂的梦,也可以给她的心灵带去暂时的安慰。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梦中的景色梦幻,神奇,而美好浪漫奇观。离乱的现实里只有煎熬。美好,只有在梦里寻找。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一个弱女子,在无常的人间,饱尝人世的冷漠、尔虞我诈,半生漂泊流离。她想要的小小安稳和宁静,只有短暂梦里的天帝可给。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我所走的道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理想,总是不堪社会的一击,封建礼教下的女子的理想,更是脆弱得只能去想想而已,徒有慨叹。
纵使她一生不断学习,奋发上进,写出无论多么惊人的诗句,那一身的才华,在一个女子不受尊重的年代,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女子,有智慧,有才华,有决心,有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却始终被时代排挤,社会没有她的一席之地,没有给她才华、智慧和能力可发挥的地方,她自身越是卓越光耀,却也越是孤独。她的卓越是千古,她的孤独也是千古。
悲哀的时代给了卓越的她难以承受却不得不受的苦难。一个不尊重智慧,才华和高尚情操的王朝和时代,它最终会被淘汰,被赶下历史舞台。事实证明,大宋的结局确如此。
为女子的她,面对艰难的世道,内心总有无尽的无奈,辛酸和忧愁。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莲舟吹取三山去!”
大鹏可以展翅高飞,可以飞去海外没有战乱和离恨别苦的仙境。而她在一个战乱的时代,有一身的才华和智慧,无奈又是一介女流,只能在时代的巨浪里挣扎求生,随着时代的洪流起伏,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大手掌控。
她努力地活着,用不断地挣扎和反抗活着。只是她个人的力量于时代而言,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她这一生,从未放弃努力。
面对时代的巨浪,她个人所有的努力反抗,最终也是破灭,所有顽强的理想,都被时代的洪水浇得奄奄一息。那最后一点残存的希望,不过是心头的一点念想,一点遥远而残破的幻想——想去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苦的世界。
千年后,我们都记住了一个温柔光亮的名字——李清照。
看!起风了,大鹏展翅高飞九万里,孤舟吹向蓬莱去。在她经了人世所有悲苦和凄然后的最后的梦境里,她——李清照,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怀着对和平美好的不懈追求去了最终的安详之地,获了安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