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应有“推敲”的乐趣,也理应获得“写意”的欢愉
(2022-09-13 22:49:55)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
写诗应有“推敲”的乐趣,也理应获得“写意”的欢愉
同学发来一首七律《秋思》之《中秋》(平水韵)
木落天高琴韵哀,
山川野阔一登台。
月知秋夕暂圆正,
菊待清霜未绽开。
白发无情淹岁日,
青云有意照樽罍。
悠然东牖见崇岭,
素练飘飖佳气来!
并让评评。
我这样写道:
确实不错。古代写诗词的人不算多,但精品不少;现在写传统诗词的人据说有好几百万,但好诗却寥若星辰。为什么?大概是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熟悉擅长的语言形式,古诗词已经为往日尘埃,不足为新世纪所青睐了。或者是,我们的基础太过薄弱,已难承古诗词美意,感古诗词风貌了。
诗之精华在于意境,不论新诗旧律,其不在词藻华丽、不在对仗工整,而在于其情所情、感所感、诚其意,而后推敲。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倡用现代人熟悉的语言形式写现代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些大众化的语言,却一样传世、一样的富于哲理和深情……风骨和迤逦,存在于“夜夜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里,也存在于“那是多么好的一个黄昏啊,就像是世界上第一个黄昏”之中。
总而言之,诗,是轻灵而随缘的。我们既应该得到“推敲”的乐趣,又理应获得“写意”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