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古诗词里的壮美山河

(2022-08-26 22:18:31)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感受古诗词里的壮美山河

 

悠悠华夏,灿烂文明。我们的先贤的笔下有千里江山,万里山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文明的画卷。

本期带大家再次领略山水画卷,感受古诗词里的壮美山河,一起出发吧!

                

                崇山峻岭

                    1

                  泰山

泰山,气势雄伟,自古以来就有神山、圣山、“五岳独尊”的称誉。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1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2

                庐山

庐山,屹立在长江、鄱阳湖交汇处,“雄、奇、险、秀”,给人一种高达、旷达的崇高美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02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3

                峨眉山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3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4

                天山

新疆天山,是指中国境内的东天山,横亘新疆全景。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04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怕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江河湖海

                   1

                  西湖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01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2

这是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作者畅游西湖,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2

                长江

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大河。发源于“世界屋脊”,被誉为“黄金水道”。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03

作者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亭台楼阁

                  1

               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1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2

                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诗(节选)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02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过去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