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诗词里的壮美山河
(2022-08-26 22:18:31)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悠悠华夏,灿烂文明。我们的先贤的笔下有千里江山,万里山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文明的画卷。
本期带大家再次领略山水画卷,感受古诗词里的壮美山河,一起出发吧!
泰山,气势雄伟,自古以来就有神山、圣山、“五岳独尊”的称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庐山,屹立在长江、鄱阳湖交汇处,“雄、奇、险、秀”,给人一种高达、旷达的崇高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新疆天山,是指中国境内的东天山,横亘新疆全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怕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作者畅游西湖,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大河。发源于“世界屋脊”,被誉为“黄金水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过去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