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

(2017-07-19 21:07:43)
标签:

浙江

现代诗歌

诗情画意

分类: 灵动课堂高考攻略

               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

                                         久 久

 回头审视、体味浙江省这些年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如既往的严整与规范外,出题人特别喜欢借助新诗意这样一个温馨的语言锦盒,展现出一种美:情美、志美、意美!这份蕴含的美,萦绕着一股时淡时浓的诗情画意,使人感受到春风拂面般的脉脉温情;又似黄酒、茴香豆般醇美、悠长。这不但给考生以人情化的抚慰,更是浙江作为文化大省在深厚的文化积蕴

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下,一种儒者之气的自然渗涌。

 当试题换下一幅冷峻的面目,让莘莘学子的身心在纤手抚琴般的氛围中去一展自己的才华时,可以说除多了一份惬意外,更能唤起考生的文学情愫,从而更大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2011年浙江卷语用题:

6.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试题出处:

                       暖瓶里的水

                                作者:吕游

                    ——《散文》2010年第10P64 

 父亲住了整整八年医院,母亲也在病房里整整陪了八年,待到他们先后去世后,我回到了父母八年来未曾回过的家。

 推开屋门,一切如昨,紧挨着客厅门口的是一张浅绿色的圆形餐桌,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个大红色、两个浅绿色的暖水瓶。我不经意地随手掂了掂其中一个,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暖水瓶里居然还装满了水。我又掂掂另外两个,居然也是沉沉的,好像也有大半瓶水。

 我想,这暖水瓶里的开水,一定是八年前父母倒进去的,因为八年来家里再无任何人来过。父亲平时好喝开水、爱泡茶,每天总得喝上那么满满一暖瓶。母亲常年有病,每天吃药也离不了开水。这几个暖水瓶虽然旧了点,却伴随着父母许多年,与他们朝夕相片,一天到晚也不离开它们,当然父母也离不开它们。可以这么说,这几个暖水瓶陪伴父母的时间,已远远超过了儿女陪伴父母的时间。暖水瓶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的心总是热的,是父母的心暖热了它们,它们又暖热了父母的心。

 八年前的那天晚上,父母离开家去了医院,他们一定还想着第二天或不几天就回来还得用这暖瓶里的水服药、泡茶呢!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走却再也没有回来,再也喝不上他们自己亲手烧的开水了……

 八年来,暖水瓶中的水一直在默默地等着、盼着它的主人来大口大口地吻它,把它爱得全部装进心里。然而,水在,而爱它的人却永远不在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

 然而世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情境:叶去,树在;花去,叶在;香去,花在;闻它的人去,香在。坐它的人去,椅在;用它的人去,笔在;读它的人去,书在;写它的人去,文章在;或爱去,人在;人去,爱在;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而人与爱都还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仿写首先要清楚例句的句式与修辞,例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使句子具有特别的意趣。其次要注意内容,“树、叶、叶、花、香”互相连贯,层层递进,能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做仿写题,要找准句式和修辞,仔细找准题目的隐含条件,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化仿句为填空。

  解题示例: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呢?

  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他的人去。

  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

  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

  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

  7.云聚,风散;风聚,雨散;雨聚,虹散;虹聚,画它的人散。

 

   2014年浙江卷语用题

   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试题出处:刘年的《青龙峡的夜》:

 

     青龙峡的夜

      作者  刘年

         1

    月亮会来的

    只要你的夜足够长

          2

   虫声,是墨绿的

   芭蕉叶,是浅绿的

   稻香,银白

 

          3

   顺着格里格的《晨曲》一直走

  每朵波斯菊都是一盏路灯

 

          4

   水车将月光打到高处,泼下来

   哗哗哗,夜,湿透了

 

          5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

   谁的手指,轻轻一点,它就滚落了

 

         6

   什么东西,一旦掉进了昨夜

   就再也拾不起来

 

解析: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示例句的特点:一是前两个比喻句,二是青天、芭蕉叶、月亮和露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该例句是诗人对外物的感受、理解和表达,灵动,鲜活,纯粹,富有意境,含有诗意,宛若天成;比喻修辞,生动形象。考生另选描写对象,仿写时,也需包含这些形式。


示例1:大海,是一部字典,鱼虾是一组词语。浪花,随意一翻,它们就来了。

示例2:大海,是一首乐曲,浪花是一个个音符。海风,随意一吹,它就演奏了。

示例3:青山,是一座宝库,树木是一件宝物。鸟声,轻轻一啼,它就灵了。

示例4:大地,是一位母亲,山峦是一颗眉间痣。人类,狠狠一刮,它就破了。

示例5:生活,是一部戏剧,快乐是一首欢歌。甜嘴,轻轻一唱,它就乐了。

示例7:书页,是一方碧云天,文字是一行归雁。心思,稍稍一动,它就来了。

示例8:生活,是浩瀚的海洋,良知是一座灯塔。电源,轻轻一触,它就亮了。

示例9:雪山,是一只白羽鹤。旭日是一冠丹顶。明眸,微微一挑,它就飞了。 

示例10:夜晚,是一张黑幕布,星星是盏盏明灯,太阳一出,它就走了。

 

 2014年(浙江卷)7.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试题出处:魏纯明的《弯月残红》。

           弯月残红

                魏纯明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残红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英满地——

听见了杜鹃哀婉的啼血么?

 

伊人走在花径里;

心儿跟去了,

留得诗香几缕——

听见了游子执着的琴箫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答案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泪珠儿滴落在玉盘里

  梦已然远啦。

  剩下满腹惆怅记忆——

  听见了青春远去的笑语么?

 

  露水吸在荷叶上;

  蜻蜓飞去了。

  洒得落珠如雨——

  听见了池塘分手的叮咛么?

 

  微雪小栖在春的发梢;

  时间凝固了。

  遗落一地幽思——

  听见了岁月翻篇的节律么?


 2017年(浙江卷)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试题出处: 丽水诗人朱丽勇的诗

 

      数蚂蚁  

  村中有一条小路

  小路上,有十八级台阶

  我坐在最上面

  点一支烟,泡一杯茶

  借一束月光

  数台阶上的蚂蚁

  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解析:

 朱丽勇的《数蚂蚁》并非新作,而是创作于2015年夏天,他当时在遂昌大柘镇车前村采访,半夜不眠,披衣起身。月光如水,他坐在村中小路的台阶上,点一支烟,泡一杯茶,借一束月光看蚂蚁,忽然梦回童年,灵感如蝶而至,这首短短的小诗便应运而生。

 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情感真挚,真达内心体悟,再到返璞归真和涵养生命。

 此题从扩展语句的角度进行考查。首先要结合题干揣摩诗句的意境和人物的心理,或空寂,或清冷;或落寞,或感奋。然后展开想象,运用第三人称对诗句描绘的意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添枝加叶的细致刻画,尽量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描写时要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使句子表达形象生动。

 示例:新诗,让浙江语文卷情美志美意美

 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付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