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011-01-04 15:26:07)
标签:

孙叔敖

楚国

三峡

工程

文化

分类: 诗意写作高考作文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题目】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以“律己与利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小时候,他在路上见到一条两头蛇,赶快把蛇杀死并且深深地埋起来。当时传说见到这种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哭着告诉妈妈。妈妈问他:“那条蛇现在在哪里?”他回答说:“怕它再害别人,已经把它杀死埋起来了。”妈妈说:“你有帮助别人的心,老天必然会保佑你。”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有死去,长大后还做了楚国的名臣。

孙叔敖在自己遇到不幸的事情后,还能想着他人的幸福,千方百计让他人避开不幸。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要求:题目自拟、题材自定、体裁自定;字数在800字以上;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写作指导】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和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大兴人文举业,拓新修养之道,切记切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宽容是一种美德。”人们之间相处,太需要这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态度了。“严于律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 “宽以待人”,就是面对各种误解和委屈不要心怀怨恨;不过高要求别人,允许别人有缺点;给别人时间和机会去改正缺点;不要评论别人的缺点,不要宣传别人的缺点,更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对他人要包容宽厚。做到这“一严一宽”就要从四个方面严格对己,从四个方面宽容他人。

 

 先说“严于律己”。

 

 要严格以真心做人。真心是什么,就是以一颗真实、诚恳的心面对工作和生活,真心做人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真心首先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我们要牢记诚信为本的理念,恪守承诺。真心还要实事求是,尊重现实,凡事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做人做事。真心还要做到无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恶,但是我们要努力做到对所有人从内心深处一视同仁。只有树立起真心做人的标准,我们才能做好人,做好事。

 

 要严格以公心做事。公心是什么,就是凡事讲规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照道德规范行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己,就是对人对事心中都要有把尺子,这把尺子就是规章制度。如果说真心做人是“为什么做”,那么公心做事就是“怎么做”。工作中,我们少不了与同事沟通协调,难免出现分歧,这时候,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最大利益,按照章程办事,对事不对人。只有以公心做事,我们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分歧和错误,这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对国家负责。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要严格以爱心待人。爱心,是人类思想中最博大的情感之一。爱心包括同胞之情、手足之情、怜悯之情等等,其表现方式很多。要有爱心,首先要学会懂得爱,要明白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身边的所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帮助过我们,要以一个感恩的心面对工作和生活。然后要善于发现美,用一颗敏锐的心时刻发现身边美好的人和事,发现他们所拥有的美的精神和品质。有爱心还要有付出精神,要懂得付出,对于别人的帮助要知恩,对于美的人和事物要懂得珍惜和发扬,要把自己的爱心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要严格以慎独律己。“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意思为自律,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就很难严格按照道德要求、制度要求行事,长此以往带来了非常不良的后果。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去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工作中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从内心深处自我警醒、自我制约。

 

再说“宽以待人”。

宽容就要接受别人的错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别人的缺陷或者无意造成的过失,我们要勇于接受别人的错误,不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可能有些错误和过失会一时伤害我们的感情,甚至伤害到我们的利益,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只有发自内心地接纳别人,我们才能避免矛盾激化,才能化解矛盾。当然,容忍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迁就甚至放纵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是给予他人更多的信任和改进的机会。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就要勇于帮助别人。从思想上允许别人犯错,这只是宽容别人的第一步,做到宽容最关键的就是要真心帮助别人。人们用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比喻,当人们身处某件事务当中时,很难全面认识问题,甚至会“一叶障目”,此时我们的帮助对于身处困境之中的人来说就十分重要。所以当别人犯错误或处于低谷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伸出友谊关爱之手,及时劝导、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提高自我觉悟的重要一环,更是包容的最实际体现。

 

宽容就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虚心学习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但和别人相比也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差距,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是向别人虚心学习的前提。其次要用赞美的目光看待别人的作为,人各有长处,工作中当别人做出成绩时要认可别人付出的努力,即使别人工作的成绩比较平淡,但是我们也要以发现美的目光看待别人的工作,从中发现表象下隐藏的优点。然后还要取长补短,把众人的优点进行融会贯通,弥补自己的不足。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容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经常说“理解万岁”。为什么大家对别人的理解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那是因为只有理解才能达到共识,只有达到共识才能彼此认同。但是如何能做到相互理解呢?在这一点上换位思考可以说至关重要。要做到换位思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进行角色互换,我们可以设想着进行身份互换,来感受对方当时的环境和面临的情况,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当时对方的心理感受和出发点。二是进行双向对话,面对误解和分歧时,我们可以在心理上尝试同时扮演两个人的角色,进行双向对话。一旦您进入双向对话的思路,就会发现对问题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新认识,处理起来也就比较顺手。三是感受迁移,比如,当同事与你工作上有分歧时,你把你当时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再运用角色转换的办法,站在同事的角度去感受写下来的话语。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身同感受,才会更深层次地理解对方,这样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对方。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还是多些宽容吧,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还是多点苛刻吧,对自己、对自我、对自私,这才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动力源泉。

 

要求自己严一点,对待别人宽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是很好吗?!

 

这个话题里,设计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可以是个人与集体的问题,可以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可以从学习生活中选择比较有代表的素材进行加工,采用比较新颖的形式来叙写这个话题。

写作时,一定要反映真实的情感,作文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

可以编故事,可以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写成生活剧。

 

【写作素材】

 ◎严以律己

中国古语中有这样的话:“君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就是在教一种处世的方法。待人律己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这个人能否与人和善相处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严以律己”其实就是对自己要求得严格,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个“纪律”是对自己的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但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难的。

 

一年的除夕之夜,当庆祝活动结束后,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这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有两个年轻人在人行道上飞快地走着,他们刚走到十字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他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标志。如果是在白天的时候,他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已经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百米外就能看见。两个年轻人没有犹豫,走向马路。“站住。”他们的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年轻人的心里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对老夫妻。那位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年轻人的脸忽地红了起来,其中一个人喃喃地说道, “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才打算过的。”“交通规则就是规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规则。”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两个年轻人点头称是,收回了迈出的脚步,和老夫妻一起等灯变过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对人严格要求的人,而且对自己他也能做到“不留情面”自我剖析。还有写了《忏悔录》的大作家罗梭,在这本书里,罗梭就“活生生解剖了自己的灵魂,做了最彻底的自我检讨”。而有些现代人却总是习惯把镜子照向别人,从没有想过用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灵魂。一个时刻注意剖析自己灵魂的人,并非只是简单地一日三省,因为只靠自己是无法用闭门思过的方法来找自己的缺点的,而是需要有别人的帮助,通过他们的帮助来找到自己的不足,毕竟“当局者迷”。但还要记得,不能完全以别人作为自己的“标准”。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同事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那个同事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后,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下来时,同事依旧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跟在后面。当他们走出烟囱的时候,那个同事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爱因斯坦的父亲身上连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看见同事的模样,认为自己的脸肯定和他一样脏,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洗;而他的同事则因为看到爱因斯坦父亲干干净净的样子,就只草草洗了洗手,然后大模大样地上街了。结果那个同事在回家的路上被人耻笑了一路。这是爱因斯坦16岁时,他父亲给他讲的一个自己经历过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他的父亲说:“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父亲的故事照亮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爱因斯坦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自己,终于映照出了生命的光辉。

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然,严以律己不仅表现在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也应该一样。

 

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就说过这样的话:“既应该在所有人面前是正直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良心面前是正直的人。”

 

◎宽以待人

所谓“宽以待人”就是善意地对待别人的不足和缺点。因为无论在怎么看起来完美的人身上,都有至少一两个缺点,有的缺点甚至在别人看来难以接受。明朝有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也就是说,看到别人的缺点、不如自己的地方,不能因为自己这一点比别人强,就自视过人甚至看不起对方。

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自己,可是我们往往能很快原谅自己,却无法原谅别人。这种自我原谅但不原谅别人的行为是软弱的表现,因为你只敢面对自己的过错,却无法面对别人的。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有的错误还是无意间造成的,是无心的。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你是那个犯错的人,是不是希望你"得罪"的那个人能原谅你?如果对方原谅你,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对人要有宽容之心,有的时候对方的做法可能不是有心的,是无意的冲动行为,知道他不是有心的,就不要把这件事再放在心里,而应该忘了它。在17世纪的时候,两个国家之间了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其中一个国家打了胜仗。战后,这个国家的一个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呻吟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敌国的士兵,正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水壶。“你的需要比我大。”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那个人却突然伸出手中的长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点,只伤到士兵的手臂。“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士兵说,“我原来要将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战胜国的国王知道了,特别召见了那个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士兵轻松地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面对那些无意的伤害,宽容对方会让对方觉得你心胸的博大,可以消除无心人对你造成伤害后的紧张,可以很快愈合你们之间不愉快的创伤。而面对那些故意的伤害,宽容对方则体现出的是一种境界,因为你博大的心胸会让对方无地自容。宽容是对怀有恶意者最有效的回击,不管别人有意还是无意伤害了你,其实他的内心也会感到不安和内疚,或许是因为碍于所谓的“面子”而不肯认错,而你的宽容就会使彼此获得更多的理解、认同和信任。自己也有犯错的时候,并会因为犯错觉得担心,不知所措,希望对方能原谅自己,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缺点忐忑,不希望别人看不起。所以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当自己遇到不原谅别人错误的人会怎么想。事事计较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能扭转任何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以理解作为基础,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人评价,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和优点,也能使自己对对方的不足给予善意的充分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都会有如何要求别人的时候,还有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能否把握好一个律己和待人的态度,不仅能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还能培养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我们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却看不见自己的错误,这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毛病;试想当犯错的人是你自己的时候,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得到别人的支持。同样的,当你面对的是一个犯错的人时,对方也抱着这样的心情。所以,打开你心里的那扇窗户吧!你会发现,当你对别人表示宽容的同时,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而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如果每个朋友都能时时体谅别人,也常常注意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错误,那么便能以包容心和人们相处,便会觉得快乐。

 

《宽恕儿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米饭,而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您的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努力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哪天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故作惊喜地走出校门,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刻苦努力,用功学习,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显而易见,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如果没有她一次次对儿子的表扬,没有一次次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爱宽恕和理解,没有一次次送给儿子信念,那么结果只能是儿子承受无言而苦痛的失败。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可见,信念是人生的肩膀。这肩膀能够擎起人生的大树,在枝繁叶茂间,我们发现了肩膀创造的奇迹。而这信念源于母亲的宽恕,不是吗?

我们要学习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谦卑、温柔、顺服和宽恕。以爱心宽恕那些无理、无礼、迫害、恶待我们的人。可是有人恰恰相反,他们根本不严格要求自己反倒对别人严、对己宽,责人而不律己。虽然他们对圣经也熟悉明白,讲起来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却不是拿来对照自己生活,而是拿来要求别人、衡量别人、指责别人、攻击别人、审判别人、定别人的罪,自己却是任意而行,放纵情欲、贪财不义、自己骄傲、贪小便宜……这种的生活就成了基督福音的阻隔。和法利赛人一模一样。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这样的人如何能叫福音传开呢?怎能领人归主呢?不要再步法利赛人的后尘。

  

 

【范文】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 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

  因为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 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是对反对者的宽容。

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任盟军总司令的时候,还是一个临时上将,但他的手下大多都是战功赫赫的正式上将,象蒙哥马利 巴顿。尤其是蒙哥马利,他始终认为自己应当是总司令,处处和艾森豪威尔作对,艾森豪威尔不但不生气还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夸奖蒙哥马利的战术思想。三峡工程最终取得了成功,艾森豪威尔最后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和他们善于宽容别人是分不开的。潘家铮用宽容磨砺着自己的意志,磨亮了自己生命的锋芒。艾森豪威尔用宽容的胸怀感动了蒙哥马利,使蒙哥马利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狭隘。”

 有人曾经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如果一个人不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认为别人总是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自己,事事都是自己高明正确、完美无缺,那么,这样的人,哪怕是自己身上的红肿之处,也要赞为艳若桃花。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船。人各有优点,各有不足。每个人都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想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克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不断的提高。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用有一颗宽容之心,应该努力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我们学生来说“严以律己”是一种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宽以待人”是一种谦谦有礼的风貌,是一种胸怀宽广的品质。要做到严以律己,就要控制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要求自己做有利于学习的事情。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懒惰的思想,不能很好的做到复习、预习,要努力的改正这些缺点。同时在学习中我们还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严格的要求自己,给自己一个高的目标才能在学习中如何写“律己与利人”的材料作文?(上) <wbr> <wbr>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大的进步。宽以待人则要求我们在做事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虚怀若谷,成人之美,先人后己的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地对待他人。别人怎么对待你,是人家的事,你如何对待别人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如果你善待了别人,人家怎么会恶意地攻击你?在学校里我们要对同学像兄弟姐妹一样,不要因一件小事就反目成仇,待人宽容才能班级和谐,校园平安。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都做到了“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成为理想中的和谐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