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看琼瑶

标签:
杂谈 |
http://hiphotos.baidu.com/2%C1%D61314/pic/item/abb32e3e8c73c8cd55e72336.jpeg我记得在师太的名篇《喜宝》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你能叫琼瑶的读者转行看狄伦汤默斯吗?
师太很骄傲,作品中很少提到同行,我当时看到这一句时,正是像很多大学女生一样疯狂补习亦舒小说的年纪,但是感觉有点奇怪,一点没有觉得琼瑶真的有什么俗气,反而是师太酸的过于明显了。
琼瑶小说从其作品销量,读者年龄跨度,或者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数量来看都在师太之上,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其信息量,文字还有思想确实不如师太的深邃有力度。师太写的是很好,谁看都是师太写得好,但是就是没有后者那么受欢迎,那么流行,因此而生怨念,也是可以理解的。
小时候我把琼瑶小说都看过了,还珠之前的一本不落。从前是纯读者,现在是写手了,再看她的小说,有几点还是挺杰出的。
http://www.dashaqi.com/img/product/37/364904_l.jpg
首先是描写。琼瑶的描写是真的细腻,眼睛,嘴唇,下巴,动作,情感,像层层叠叠的工笔或者细线,把主角刻画的活灵活现。她的女主角瘦,白,飘,他的男主角高,帅,有时候温柔有时候发狂(请不要想起吼叫王小马哥)。我小时候看她的小说就觉得就算不看电影,她刻画的那些形象也是很鲜明的,这就是有赖于琼瑶的细致描写。
然后是故事情节简单,故事大多一条线,男女主相识,相处,波折,团圆,看上去不费脑筋,不转视线,矛盾集中,很过瘾。但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的琼瑶影视剧,不少是由两部小说整合成的,比如《一帘幽梦》实际上是《一帘幽梦》+《浪花》;而《海鸥飞处彩云飞》差不多就是《海鸥飞处》+《彩云飞》。
三是诗词丰富,造成了很浪漫的意境。无论是对古文诗词的借鉴,还是她自己原创的现代诗歌和歌词,琼瑶都运用的恰到好处,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和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很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说句实话,我看别人的小说里的诗词,都觉得是现翻《唐诗宋词》翻到的,我看琼瑶的就觉得她是真的会的。
http://www.book1993.com/shekepic/bigpic/75354289750791383-fm.JPG
以上三点,见仁见智,有人喜欢,有人觉得过于匠气,可能就是“琼瑶体”的中心要素,但是我觉得第四点十分重要,比起师太,琼瑶小说的三观更积极,更讴歌真善美。我上大学疯读亦舒的那个阶段,总觉得小时候那么长的时间看琼瑶,真是浪费时间,琼瑶的作品里面没有教我怎么选裘皮,怎么配衣服(特别是白衬衫),没有告诉我原来大名牌里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更没有教我们有钱男人是怎么爱慕豢养年轻漂亮倔强的女人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师太的书啊,越看越觉得心里面冷,后来发现,因为那里面缺乏真情,男人都变心,女子太功利。我年纪大了,喜欢那些温情的,专一的,心里面有爱的人物,有钱没钱无所谓,他或者她是个好人我才待见。所以转了一圈还是觉得,琼瑶小说里面那些由经典的二林二秦演绎的形象还是更符合小言作品慰藉心灵,予人希望的功能的。
不是非议师太啊,我就是觉得那么多人骂琼瑶,讽刺她,作为一个爱好小言,并且整个靠她启蒙的八零后,有点不太高兴。
琼瑶小说我最喜欢的有年轻女孩爱上单身父亲的(多么好的构思啊)《月朦胧鸟朦胧》,妹妹寻找姐姐去世真相的《雁儿在林梢》,还有《一帘幽梦》和后来的《新月格格》,我都很爱看。不时还复习一下呢。
以上都是个人拙见,大家拍砖的轻点,打枪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