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2011-03-06 12:03:42)
标签:
张若虚空里荆棘鸟流霜霜雾情感 |
分类: 胡侃乱谈 |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正是春天,就是惊蛰不久后的一天,江岸边的迎春花已经然开放,还有那一棵棵的垂柳,吐出芬芳,有那么一个人,仿佛是喝了一点儿酒,乘着微风,徒步来到江边,夜色已深,一轮明月从水中升起,白茫茫一片皎洁,只听得潮水的声音,哗哗的似乎是女子低吟,他定了定神,举目四望,顿生诗情画意,霎时间,汹涌奔来。
霜雾渐渐升起,一缕寒意袭上身来,明月和江水连成一片,独自一人伫立在岸边,想起在遥远的地方,一位女子,忙忙碌碌,总是不愿停歇,就像那春天里的燕子,又像那勤劳的蜜蜂,飞来飞去,辛苦中蕴藏着幸福,她总是会将自己的生活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有时候,她一个人,忙碌了一天,或者说忙碌了很久,回到自己的巢中,却发现,竟是那样的寂静,就在她好想找一个依靠的地方的时候,空虚早已悄悄地袭上了心头,未知后世有花袭人者,不知空里不觉飞也。飞来飞去,人如其名,总在是忙碌,何时才能够不那么奔波呢,仿佛是不可以,因为她就是一只无脚的鸟,传说中有那么一种鸟,生下来就没有脚,总是在不停地飞呀飞呀,直到有一天在也飞不动了,她便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悄悄地逝去,虽管不是那么壮烈,却充满着英雄气概。虽说比起另外一种荆棘鸟来,似乎是差那么一点儿震撼,但却足以使人闻之动容。据说那荆棘鸟之所以壮烈,是因为,当她发现自己找到目标之后,便会毫不犹豫地撞向长满尖刺的荆棘,用力地划破自己的心脏,以求得永生。这好像有点儿惨烈,所以,尽管很震撼,却不足以使人心慰。
无脚鸟则不然,是值得人思考的。那一位青年,喝了一点儿酒的青年,想起这些事情,思念着远方的那位女子,看着满江的霜雾,顿时感觉不到是江水在动,还是霜雾在动,望着远处茫茫的渐隐渐现的景色,心里念道,我仿佛是在空气里流动着,在流霜里存在着,独感觉不到飞的存在,真是空里流霜不觉飞呀,远处的景色,隐隐地似有人影在晃动,仔细一看却什么也看不见,莫非那是梦境吗?
春天呀,多么明媚的明天,是的,明媚的春天,带来了无限的勃勃生机,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力量可以冲破流霜,感觉到飞的存在。于是乎,这位青年,由感而发,写下久享盛名永世不朽的一篇诗歌,起名就叫春江花月夜,多少年以后,人们对于这首诗的追捧,以及津津有味地品尝,使得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位青年,他是谁,他是做什么的,他叫什么名字,尽管诗的属名是姓张名若虚,可有好事者则不以为然,张,是指一张,指的是这位青年看到的一张如画一般的景像,这影像似真似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于是落款为,张若虚。然则实际上此人到底姓甚名谁,这首诗又是为谁而写,多少年以来,无人得知其解。
多年后的某一天,某人由感而发,因看到诗中一句“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陡然明白,原来如此,真的如此。
好一个张若虚,好一个才子风流。
真高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