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是成长土壤
(2012-05-14 15:55:36)
标签:
三年级钢琴倾听孩子情绪管理育儿 |
分类: 妈妈日记 |
眼泪是成长土壤
当认识到孩子哭的真相,认真的倾听孩子,孩子的心和家长靠得更近了,让孩子畅快淋漓的哭一场,让孩子把心里的不快吐一吐,让孩子把压抑自己的“好孩子”放一放。看过书以后,回想孩子成长中的哭。
孩子小的时候,我也特别烦孩子哭,孩子一哭,家人就会投来“这妈怎么当的”目光,想当然的做个“好妈妈”,立马一副后妈脸,“你再敢哭试试,马上给我停了,3,2, 1”不停试试,一顿胖揍,接着有救星在,放声大哭,家庭混战,越是怕越是来,这样的场景好像历历在目。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孩子的情绪发泄的规律总结了一些规律,没由来的哭,只要孩子是安全的,随他去,大不了给拍个视频,把小样的丑样子留下来,等那一天心情超好时,拿出来一起欣赏,孩子自己会看得不好意思。有由来的,就抱着孩子,等他哭够了,哄着,什么只管说知道了,明白了,知道你不开心,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这事,MS比你还惨,孩子立马破涕为笑。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我发现孩子哭得越来越少了,这应该是必然规律,每个人都是越长大越不哭。
<现实篇>
倾听孩子,理解成长的泪水
周一练琴,按照一周的量切割,第一天很轻松的练了前面的两小节。周二不练琴,周三因为要语文考试,孩子申请和周四换,周四的时候,音阶能顺利,慢速的弹完一遍。周五的时候,发现怎么弹都一开始的两遍能正确弹完,接着,怎么弹都弹不对,越弹越乱,越来越心急,我知道孩子遇到挫折,开始浮躁,这个时候是考验大人孩子耐心的时刻。
虽然我对孩子的学琴,没有很大的目的性,对他的进度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孩子本身却是坚持着,看他弹不出来,说好的弹5遍不出错,我想弹不出就弹不出吧,好容易周末了,早点睡,倔强中的孩子一点都说不通,弹吧,一弹就错,一错就心情沮丧,来回反复好几次,对自己都差不多没信心,于是就开始哭。我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心情不好,想哭就哭个够吧!哭一哭,睡一觉,明天早上你会发现,音阶的练习比今天有进步了。”为了这一句无心的话,真的惹来了一个笑话,孩子爸爸听不得孩子哭,反问孩子:“遇到事只会哭,哭就能让你弹出来了?”第二天练琴的时候,发现真的会弹了,果然真的哭了就能弹出来,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奶奶也说,怪不得,第一天总是听到哭,第二天,就听到了非常好听的音乐,原来是哭的作用。
孩子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弹不出来,我给孩子讲了一个他经常听到的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现在练音阶就是你这条毛毛虫变蝴蝶的阶段,你练会了,你的档次就比妈妈高了,毛毛虫变蝴蝶的时候会很辛苦,就像你现在一样,毛毛虫终究是毛毛虫,它所在的高度也许就是树的最高位置,这可能是它最高的人生目标,而蝴蝶能飞,所以它的高度就不一定,只要他有能力飞,能飞多高就是多高,现在就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妈妈知道你有困难,妈妈知道你很想弹好,想哭就哭吧!坚持到我们说好的时间,孩子还是不肯走,放话:“今天我弹不出来,我就不离开这个琴登了,说什么我也要弹出来。”果真是把妈妈难倒了,妈妈连凳子带人一起搬出了琴房,终于让小P孩可以洗洗睡了。
第二天,孩子问我:“妈妈,我昨天哭是不是很丢脸?是不是很傻?”我对孩子说:“你昨天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而哭,是一个上进,努力的孩子才会做的事,我觉得一点也不丢脸,你是妈妈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