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关系标准工时机器人开心皓子育儿 |
分类: 妈妈日记 |
巧妙化解亲子冲突
工时,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小时为一个工时。工时的于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给资源的工时量;对于资源,是指为完成所有任务而分配给资源的总工时量。对照这个标准,我家也有制定工时这个说法。
孩子吃饭被家里的大人嫌慢,当然孩子的速度是不能和大人比的,当孩子的不经意碰上了大人的不如意,倒霉孩子,后悔家长,于是所有的故事就像电影一样接着放出来了。工时计算方式,也应着这个需求催生出来:自律的情况是不需要用到标准工时,很棒的情况是用到标准工时,还不错的情况是用到垃圾桶工时。如果大人催,孩子可以回从车屁屁文化上看到的一句话: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话说某日,孩子的同学到咱家玩,同学第一次在咱家吃饭,自然是有点拘束,很快把饭吃了,可咱家的小屁孩,因为同学在,乐得忘乎所以,于是工时戏码开始上演:妈妈吃完饭后的5分钟是标准工时(这是传说中经过孩子同意的标准工时),我现在开始记时,我跟孩子宣导后,他继续边吃边和同学玩。5分钟到后,就是我们的垃圾桶工时,时间一到,立刻请孩子去垃圾桶吃饭,算是我们的垃圾桶工时,到了垃圾桶边上,没人催他,也不会想跟垃圾桶玩,同学却觉得很有趣,我们家吃个饭讲工时,按照既定程序来,不需要大人的打骂,说教,孩子执行得乐呵呵的。吃完饭,孩子觉得不过瘾,遂问我:“妈妈,你规定的标准工时,垃圾桶工时,要是我垃圾桶工时没做到,接下来是什么工时?”哟,小子来探底呢,那就陪你玩玩,接下来是吃生活(打)工时,那再接下来呢?吃生活还是吃饭?你自己选,再不吃,我们的老规矩工时,倒了,到下顿吃饭前,不准吃任何东西。看来真是太久不用,忘记了。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制定了写作业纪律,写作业期间一次都不需要大人帮忙的,是非常自律的孩子,喊一次的是非常棒的孩子,喊两次的是很不错的孩子。喊三次的时候,机器大人会说程序预设的一句话:这是第三次机会,请确认是否要继续执行程序?是请按1,不是请按2。如果真的是遇到问题,孩子会毫不犹豫的选1,如果是为了跟大人撒撒娇,耍耍赖按2,孩子的目的也达到了。在彼此的笑声中孩子就化解作业的压抑和烦躁。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到的很平常的问题,看着孩子因为这样的小问题,而被大人批评、否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这对孩子很不公平。如果有一个既不伤害对方,又能把事情很好解决的方法,大人孩子都受益匪浅那该过好啊!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孩子说,我吃一次饭要100小时,我跟他说:一天才24小时,100小时,就算是什么事都不做,天天吃也没那么多时间,我们要定的是一个合理的时间,要不先定24小时,你从现在起拿着这个碗,吃到明天这个时候接着吃,碗都不用洗了,真好。孩子一想,这可不行,玩的时间都没有了,亏大了。垃圾桶工时是因为有一次发现标准工时用完了,没时间了,只有请他到妈妈洗碗的地方吃饭,边上正好有个垃圾桶,他吃得那个认真啊!于是我们就有了垃圾桶工时,时间是我洗好碗结束,我结束了,他没吃完,就自己洗碗,在我结束之前吃完,就我洗,每次都会比我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