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老婆要怎么做?
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一辈子的心血就培养了这么个孩子。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孩,还是一如既往的按照以前的方式,事无巨细的为孩子考虑着,为孩子的将来考虑着。真的是掏心掏肺,完完全全的为孩子着想。
父母与孩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因为孩子是唯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种关系慢慢的变成一种控制欲,一种依赖。父母与子女的心理脐带没有隔断,在教养中总要利用控制和约束的手段来固定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的自我发展受到压抑。
父母辈的家庭都是多子女,父母的爱真是不够分,所以这个问题没那么突出。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父母的精力只花在一个孩子身上,当孩子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退休闲赋在家的时候。这种控制就越加的明显,所带来的啼笑皆非的感觉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孩子成家后,对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媳妇的精神压力更大。
心里篇:
当作为一个对公公婆婆来说是个外来人员,进入这个小家庭时,看到儿子对媳妇的态度,就会在心里失衡,转而加强对儿子的控制。这种控制欲会随着时间的越来越强,因为自身的年龄越来越大,对这个世界的控制越来越少,转而对孩子的控制越来越多。这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不能把握,所以到老的以后,才会有老话说的“老小孩”的说法。其实是老人缺爱,需要子女的关注,由于老人对孩子的不放手,又导致了孩子不懂得如何让父母再次成长。总觉得老人家越来越烦了,家里什么事都要管的。真正的爱是帮助父母的心智成熟。从容,淡定的面对这个不淡定的世界。
话说到这里,最近研究的公公婆婆的吵架模式,两个人都带着各自的自以为是:公公觉得婆婆是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对婆婆的做法,看法都带着不信任,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你太没知识了,懂个X。婆婆呢,觉得自己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自己也不是傻子,这利益得失,好坏判断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两个人都会因为要对方坚持自己的意见会互相的斗。就算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也能大吵大闹一顿。公公通常采取的做法就是一个人生闷气,谁都不理,婆婆和老公就怕公公这招,公公这招常用,很管用,哈哈。婆婆的做法看似吵架对她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谁当了她的炮灰就会被骂的狗血喷头。所以他俩吵,我就以孩子不宜看到这样场面为借口撤离现场。可怜的就是爸爸这个受气包,两头为难,郁闷好几天,还要防口水喷来。
家务篇:
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二老就一个儿子,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厨房没进去过几次,儿子不做家务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儿媳妇,在婆婆眼里就成了免费的保姆,终于有人替我这几十年的家务啦。于是媳妇就开始被压抑:为什么你儿子不做要我来做?我也是爸妈生的,就你儿子珍贵,我爸妈可也是把我当宝的。你儿子都没教育好凭什么来教育我?我也不做,你越是要控制我,我越是不做,于是婆媳矛盾就出来了。
这样的矛盾,很容易就升级成为心里问题,因为压抑,因为不被理解,矛盾也由此产生。看到很多姐妹说自己在家如何任劳任怨,还是不讨好,如何的让步还是得不到理解,尊重。这也算是一种容忍,为了孩子,为了老公,为了这个小家。就算这个家请了保姆,所有家务不需要彼此操心,其他的问题还是会要产生的。因为媳妇不是自己从小带出来的,很多理念,想法都是不同的。但遇到来挑战他的权威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像刺猬一样的来保护自己,攻击对方。
遇到控制欲极强的人,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极易被控制的人。我想让对方顺气,开心的时候,我可以假装听你的话,让你开开心心的。当我不想让你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不理你,什么都不说,也不做,也能让对方生气个大半天。有了这样的想法,主动权就到我手上了。家务就不再是我的烦恼。知道是我故意惹老人家生气的,随便老人家怎么说,都觉得过瘾。
教育篇:
第三代的到来是矛盾的开始,新一代的人无论是知识渠道,还是信息渠道得到的一些育儿的信息都会比较周全。正是这周全的信息,跟父母的的控制欲不断的起着冲突。父母辈人所得到的育儿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婴儿三个月内是以母乳或奶粉为主,那是因为那是的孩子还不能消化淀粉类的食物。在公公婆婆的眼里,那是条件不好,都是这么喂大的,现在我的孩子长得好好的,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不哭就是最好的效果。于是明里暗里矛盾就开始了,个人对对方的偏见也慢慢开始了。带着偏见的沟通不是真正的沟通。
于是公婆说媳妇不顾家,媳妇说我一参与就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不参与说我不顾家,我真的很难,既然你们什么都要管,那我就让你管,让你管了,你又说我不顾家,我真的很难做。孩子是自己的,能不疼吗?当看着爷爷奶奶用自己不认同的方法在伤害孩子的时候,是站出来,还是容忍被动的接受现实。这件事曾经困扰我很久。
老人家要催孩子吃饭快点,那时不管时间的,哪怕孩子刚端着碗,刚开始吃。就要开始说“快点吃,快点吃”,我就给孩子吃饭时间定10分钟。看似是对孩子的要求,其实这是对大家的约束。有次吃到6分钟的时候,又开始催了,孩子回他们一句“一共10分钟,还有4分钟”。定一个规则让大家都不要干涉到孩子,是给了孩子一个最好的环境
隐形父亲的产生:
爸爸由于有父母的对照顾孩子的帮忙,自然的退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隐形父亲”自然而然的催生出来了。家务有父母帮忙,孩子有人照顾。于是爸爸跟电脑,电视一起是时间越来越多,对孩子的照顾越来越少。孩子缺爱,缺少一种权威。
往往在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孩子的心智是不成熟的。所以作为老婆就会觉得老公的不成长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有时候自己做得了,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的包办心在作祟。放下心,让老公成长起来,不管他做得好不好,从一点一滴做起,给老公信心,让老公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