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情何以堪----徐志摩与陆小曼

(2010-12-08 13:1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林语堂说:“所谓婚姻不过是夫妻彼此迁就和习惯的结果,就像一双新鞋,穿久了便变得合脚了。”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姻的鞋子并没有变得有多么合脚,诗人就飞走了,飞到了另一个大家思念不到,眼泪触及不到的世界里去了。

陆小曼到底有多少可人之处,让京城名流、商贾巨富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王赓风华正茂,有权有势,对她一见倾心,与小曼离婚后终身未娶;徐志摩恋林徽因未果伤心欲绝之时,见到陆小曼后立即与她展开轰轰烈烈的热恋。闹腾的全国名流界人尽皆知;胡适看到她也是心猿意马,徐志摩死后,极力想要为她安排生活;翁瑞午更是痴情的种子,在小曼只有感情没有爱情的承诺下,不离不弃的变卖家中财产供养小曼的生活;象刘海粟、贺天健等艺术家的好感更不必说了。由此可见小曼绝不是一般的魅力。胡适曾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刘海粟说她是“一代才女,旷世美人”她名震京城,擅长绘画、文章,精通英法两国语言,除却她的才情、美丽,她也是位极为个性的女子,这在当时的旧式女子当中极为少见的。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想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也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就是缘分。我想志摩与小曼之间就是这样的缘分。徐志摩、王庚、胡适等都是留美派,都是梁启超的弟子,都是社交界的名流,他们在一起是朋友,经常相聚,除志摩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场合上,认识了陆小曼的。陆小曼美丽多情、多才多艺、大方灵气,更要命的是:如此一个可人儿竟然在她风光的婚姻里,压抑、苦闷,不开心着。志摩本来就对小曼一见倾心,两人爱情上的不得意,于是惺惺相惜的俩个人无法遏制的爱上了,当然这种爱是得不到理解的,陆小曼的母亲听说徐志摩与自己的女儿爱上后,坚决的不支持,常常冷脸横对。陆小曼与王庚的婚姻是他们夫妇俩的相中且极为中意的,她怎么会让那个只知道激情的诗人去动摇它。为此徐志摩对小曼的母亲私下里恨恨的评论“蛮横的令人发指。”这位蛮横的令人发指的母亲最后在胡适、刘海粟等人的劝说下,为了自己女儿着想,并没有怎么为难徐志摩。可徐志摩的父亲的态度就更难以说服了,这个爱面子的老封建商人,对儿子爱上一个已婚的社交名媛颇为失望。儿子无心继承他的家族生意已经让他伤透了心,如今儿子要娶的媳妇不但不会象第一个儿媳张幼仪那样持家,还是个喜欢玩要游乐,并且与儿子一样叛逆的不受管束。这样的女子娶进来,除了败了他徐申如的家财,连他的老脸都会败坏光的。所以他不赞同儿子的婚姻,他与夫人看不管小曼的行为,他们不喜欢小曼在他们面前让徐志摩吃她碗中的剩饭,看不惯小曼饭后让徐志摩抱上楼睡觉的行径。所以,在他们还沉浸在婚姻的甜蜜里时候,俩人悄悄收拾好行礼投奔张幼仪去了。这在小曼看来是多么难堪的事情啊。其实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所承受的压力与打击何止这些,当时京城那些爱慕小曼而不得的名流,无不流言蜚语,说三道四。就连他们俩的证婚人,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先生,这位在全国负有声望的人物,在他们的婚礼现场致祝词的时候,让所有的人都极为难堪。他不仅没讲半句吉祥话,反而对新郎、新娘进行了痛斥,谴责他们把婚姻当作儿戏,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幸福与否,别人如何反对也好,她们经历过千难万阻后,毕竟守得了花红柳绿时。志摩是爱小曼的,爱得可以对形式上生命无所谓得失,他的诗情因为陆小曼洋洋洒洒,与小曼相恋后,志摩的诗歌产量剧增,先后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他们俩经常夜间谈文学,他们恩爱有加,举案齐眉,过了一段颇为幸福的日子很快,这种快乐如神仙般的生活有了些不和协的插曲,小曼出身名门望族,又是家中独女,她心高气傲,想享受别的女人不容易享受得到的一切。她任性,花钱如流水,喜欢社交应酬,后来王家客道败落,大不如前了,志摩的父亲因为不中意儿子的这场婚姻,所以也不在接济他们,而小曼在场合上又不想节约,诗人不得不得多处兼职,劳累忙乱的奔波于生计之中,诗人的诗情就这样渐渐枯竭了,而任性的小曼丝毫没有察觉出诗人的痛苦,诗人于1931年3月19日自北平写给陆小曼的一封信

信中说:“我守了几年,竟然守不着一单个的机会,你没有一天不是engaged(已订婚的、已订约的),我们从没有privacy(隐私、秘密)过。到最近,我已然部分麻木,也不想(向)望那种世俗幸福。”

由此信可见,诗人是相当苦恼的,那个当初于溺水三千里取出的一瓢幸福水,已经无法给予他向望的那种世俗的幸福了,小曼社交场合中的大众情人,浪漫的诗人所爱的小曼的才华也好,浪漫激情也罢,统统在这样的场合里失去了光彩。诗人的生活,相比起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来说,简直是一团糟。小曼与保健医生翁瑞午在一起,逐渐学会吸食鸦片,志摩在与不在的日子里,俩人都会守着烟榻脸对脸吸食,即便是多日不见志摩从北京走了好远赶回家,小曼也不会象个爱先生的太太那样为他置办饭食。她在他的容忍里变了模样,这让徐志摩忍不住又想起了那温柔、理性、才情的林徽因,她是那么的平静、多才,又是那么的温柔娴雅,那才是他生命的伴侣。可她不属于他,他只能背着小曼悄悄的去看她。这是小曼极不能容忍的,小曼对诗人与任何一个女子交往都不屑一顾,唯有林徽因不行,她甚至告诉徐志摩“如果他与林徽因交往,她会吃醋的。”这样的醋终是越吃越多。直到后来志摩的母亲死,志摩的父亲严令志摩不许带小曼回去,抗争了这么久,最后落得不如志摩已经离了婚的发妻有名有份,小曼彻底的绝望了,与志摩的关系更加的紧张起来。她不在在乎他提出要她北上的要求,也忽略着他爱他的心,她埋没着自己的才华与天赋,任志摩如何劝告,都无济于事;她留守在上海那个花花世界里,任性的麻醉着。直到一次吵架后,志摩坐上了那架上海去往北京的小飞机,从天空中重重的摔落下来,小曼才从他的任性中清醒过来,一切似乎已经太晚。那个容忍她,爱她,处处让着他迁就他的志摩走了。小曼在极度悲哀的情境中写下凄婉哀怨的长篇悼文《哭摩》,里面满是悔改与想念之情,读人禁不住令人心碎。

我忍不住想起了王庚与陆小曼离婚后送给徐志摩一句让人心颤的话,他说“我们大家都是知识份子,我纵和小曼离婚,内心并没有什么成见,可是你此后对他务必始终如一,如果你三心两意,给我知道,我会以激烈手段相对的。”徐志摩并没有给王庚激烈相对的机会,但这个让他爱得连性命都不在乎的女人,却让这个极度才华的人走向了灵感的枯竭,他后来用“穷、窘、枯、干”来形容他当时创作的状态。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它与婚姻并不是一回事,婚姻里的爱情的滋养,只有爱是不够的,它还包括了责任、宽容与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