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前提知识】
1、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2、地面(岩石)的比热容小于空气的比热容,故吸收(放出)相同热量,地面升温(降温)幅度要大于空气。
3、该结论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比较(空气密度差异不大)。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已经达到4000米以上,所以该结论是青藏高原近地面大气温度与周围平原上空4000米高度大气温度的对比。
【解释】
夏季时,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放出大量地面辐射,然后地面辐射加热空气。由于青藏高原高原面面积广大(且地面增温较快),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热量)多。而与之对比的平原上空4000米高度大气因为距离平原地面遥远,所能获得的地面辐射就少,所以青藏高原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周围平原上空4000米高度的大气温度。所以称夏季青藏高原为热源。
进而导致,夏季青藏高原气流上升,易形成低压中心,吸引周围空气吹向高原,加强东亚、南亚夏季风。
冬季时,由于夜长昼短,地面和大气的热量收支均为入不敷出状态,故表现为降温。由于地面(岩石)比热容小,故降温也更快,进而导致近地面大气降温也较快。与平原上空同海拔4000米高空的大气做比较,由于其距离地面遥远,故受地面降温的影响小。所以相对而言,青藏高原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周围平原上空4000米高度的大气温度。所以称冬季青藏高原为冷源。
进而导致,冬季青藏高原气流下沉,易形成高压中心,导致空气由高原向四周下降运动,从而加强东亚冬季风。
(不正之处,欢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