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帕图斯潟湖

标签:
潟湖帕图斯地理湖泊形成原因 |
分类: ^思·学^ |
帕图斯潟湖(摘自《上海崇明县2016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地理》)
材料一:帕图斯湖为一潟湖(xì
材料二:该区域简图http://s3/mw690/001Eip7Fty71oWNjrIS02&6901.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分析狭长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4分)
2.简述帕图斯湖发展航运的最大限制条件和解决措施。(6分)
3.阿雷克里港是巴西重要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4.有人认为该地区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应该选择在里奥格兰德。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31.陆上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1分),受波浪和自北向南流动洋流的共同影响,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面的长形离岸沙坝(2分),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1分)
32.泥沙淤积,水位较浅。(2分)
33.周边区域是发达的农牧区,农牧产品丰富,而且大多为商品性农产品,出口量大;(2分)阿雷克里港是水陆交通枢纽,成为农牧产品集散地;(2分)帕图斯湖有水道与大西洋相连,可实现湖海联运,便于农产品输出。(2分)
34.赞成
不赞成
试题背景拓展:
1、帕图斯湖
http://s7/mw690/001Ler3yzy72XtyIwDQ06&690
http://s12/mw690/001Ler3yzy72XtA4WOD6b&690
2、潟湖
杭州西湖其实也是一个潟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http://i8.qhimg.com/t01bf33b6027e7282b7.jpg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