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陈钢:不止有歌

(2009-07-05 20:51:04)
标签:

陈钢老师

蔡琴

独一

音乐的耳朵

黑名单

城市规划

南京

教育

分类: 生活感悟

不止有歌

 

河海大学 钢老师

 

 

促使我写以下的文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连在一起的几件事情,先是上周五的晚上应邀参加研究生的辩论赛,不算太大的教室竟然听众寥寥,我点评的时候近似哀伤地问“你们的同学呢?大一大二的弟弟妹妹呢?”;接下来,看见在我写的一篇文章后面有同学跟贴时写了一句“学经济的也来管城市规划”,“学经济的”大概是指我大学时的专业,“城市规划”说的应该是汉口西路西延工程;最后是星期六晚上去听蔡琴的“新不了情”音乐会。从蔡琴说起。

 

 

不屈的人生

一出场,蔡琴就说她要从刚出道的1980年开始,一直唱到如今。整场晚会她一共换过四套演出服,金色的、紫色的、黑色的和大红的,分别代表她唱歌走过的四个阶段—出道、辉煌、挫折、重生。贯通一气就是她的歌唱生涯。

很难忘黑衣蔡琴平静的诉说。90年代中期的我挫折频频、厄运连连。先是唱片公司将我列入黑名单,倒不是有了什么不良表现,而是要让位给新人,演艺圈原如此,新旧更替才能生机盎然;1995年,我又接到婚姻的黑名单,丈夫移情别恋,被迫结束持续十年的婚姻;几个月后,医生又开出一张黑名单,我被查出患了乳腺病变;还有父亲撒手人寰。她说,别人看见的是不惑女人比青春少年的不如,你自己却要相信成熟另有一番魅力;她说,谢谢前夫离开了我,给了我浴火重生的机会;她还说,生命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引领,而不被消极拖拽。后来经手术确诊肿瘤为良性,这对曾经打算赴汤蹈火的蔡琴,无异一次生命的激励。

      其实,无论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一个城,不屈都是一种必须的素质。人生如歌,岁月如歌,越是激越高昂时,越要准备应对晦暗低落。所谓不屈,就是晦暗低落时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不仅要求忍辱负重,而且更要反思深省,还要重新设计。所以,不屈者一旦走出低谷,就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正是如此,一袭红衣的蔡琴,在我看来就像一只火凤凰。

 

 

出世的姿态

和最辉煌的时期相比,蔡琴的歌似乎不如先前。好在歌于耳,好歌于心。

那晚,最打动我的,是她唱的“一生都给你”。那时的蔡琴刚刚经历三张黑名单的磨砺,我在猜想她把自己的感受和波折一并融入《雷雨》的主题曲,“孤独的我在梦里寻觅/不知道寂寞的你是否愿意牵着我的手/那多情的阳光温暖了我和你/在你的耳畔我要悄悄地对你说/你是我过河的一叶扁舟/你是我登高的一把扶梯/我把生命深埋在你的怀里/……/我一无所有只有我自己/不给别人一生都给你”这字字句句是在为尘世里的四凤代言,波澜不惊、委婉低吟的声音却如那缕“温暖了我和你”的“阳光”来自天外,没有词,却也教人醒悟会有意就难免无情、有明澈就难逃浑浊,给人非常出世的感觉。

释家主张出世,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对人对事都不应太过执着。儒家倾向入世,凡人皆要抓住建功立业的种种机会,努力过一种积极的人生。特别难忘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训导:凭出世态度做人,用入世态度做事。年轻时总以为朱先生所持的是介于儒释之间的第三种态度。现在发现不然,先要入世才得出世,先要应付混沌困厄,才能成就超凡脱俗,所以,出世是智者的姿态。蔡琴就是,不经过事变、婚变、病变,就难以走入更高的境界。

从前的蔡琴用嗓歌唱,成熟的她用心歌唱。

 

 

独一的歌者

华语歌手著名的数以十计,蔡琴是独一的。

首先是嗓音独一和心态独一。嗓音是天赐的,心态却只能聚沙成塔、日积月累。当观众伴唱风起、全场掌声潮涌时,蔡琴深情地告白“我喜欢唱歌,喜欢享受和听众分享互相的喜欢”。我当老师,也时常赢得掌声,也在乎学生的共鸣,就特别能理解这样的喜欢,只要换两个词,蔡琴的话就可以用作描画一位好老师的形象,就是“我喜欢讲课,喜欢享受和学生分享互相的喜欢”。

蔡琴的又一个“独一”是她对排演的苛刻。音乐会的前一晚南京的气温接近零度,蔡琴和她的团队坚持在没有观众和暖气的场地彩排,灯光、音响、走台、伴奏一样不拉,还得丝丝入扣,大约花了三场晚会的时间。她说,不少有名的歌手很怕和她同台演出,准确地说,就是怕被她拉住排演。有一个词叫做“大智若愚”,用来比喻蔡琴可以这样解释,人前的秀外慧中靠得是人后的、笨笨的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蔡琴还有另一个“独一”,是对观众的虔诚。她说,“我是一个基督徒,每次演出前都会做专门的祈祷。昨晚也是,不是为了今晚的票房,而是为了南京这座城,是为了今晚在座的南京朋友,”又是欢声雷动。人的本能大多直接,我们做每件事都希望从中取利;可是人生的路却没有捷径,很少人记得并且始终如一地愿意走一个弯道,先去与人有利,才能与己有利。

 

 

结束语

现在来回复跟贴的那位同学。听唱歌,要听出歌里的“不屈”“出世”和“独一”,光有蔡琴不行,还要有我们,我们要有一双听音乐的耳朵,听音乐的耳朵从哪里来?仅凭经济学、计算机、水工这些专业不够,还要博览群书说“学经济的也来管城市规划”的同学有点小瞧我,更小瞧了自己。我早淡忘了自己三十年前读过的专业,反而时时提醒自己大学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所在。当大学老师的,要知道教书职业的一部分育人是另一部分,勤于教书,乐于育人,才能不愧为人师表。做大学生的,也要知道专业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精通专业,兼顾其余,才能成就圆满人生。

还有,我仅仅凭着“研究生辩论听众寥寥”就扼腕痛惜,的确片面而且极端。我内心的疑问是原先的“华水”为什么要变身为河海大学?恐怕关键还是一个“大”字,我们想要更大的校园,有更大的名声,做更大的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更大的“人”。如今学校大了,人多了,专业也多了,可是我们的师生能否担当起每个大大的“人”字?更大的“人”不仅懂得专业,也要懂得艺术、懂得责任、还懂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对各位说,你可以不听蔡琴,但是不能对美的事物无动于衷;你可以不参加辩论,但是不能对是非曲直不辩良莠;你也可以无关城市规划,但是不该对民众生计置若罔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